元青花(14):元“石屿二号”沉船出水元青花瓷片

标签:
元青花瓷片石屿二号沉船元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国家博物馆 |
分类: 秘色瓷元青花宋汝窑 |
在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看元“石屿二号”沉船出水元青花瓷片。
元代沿袭了宋代的海上贸易制度,至治二年(1322年)于泉州、庆元及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事务。这一时期,从庆元、泉州出发经澎湖南下菲律宾诸岛的航线逐渐繁荣,每条贸易航线都有相对固定的港口。登州、杭州、庆元、温州及上海等地属于东海航路的出发港口,广州则是南海航路的主要出发港口。泉州是两条航路的交汇点,是当时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亦是中外政治联系和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枢纽,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元代基本延续了南宋时期的陶瓷外销组合,瓷器的生产和外销规模进一步扩大。龙泉窑的生产和外销达到了顶峰,拥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除青白瓷外,相继创烧的卵白釉、青花瓷器也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这一时期,中国瓷器销往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至尽百哥,海外考古资料显示,龙泉窑覆盖了全部外销地区,景德镇窑瓷器主要面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地区,福建地区外销瓷主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2009年-201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海南省文物局等单位联合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过程中,于西沙群岛永乐群岛中部发现了“石屿二号”沉船遗址,沉船共出水瓷器405件(片),其中元青花瓷器133片,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首次发现元青花瓷器。出水元青花瓷器以碗和杯为主,及少量梅瓶、玉壶春瓶、罐、军特等。
“石屿二号”沉船出水元青花瓷片
元代
“石屿二号”沉船出水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