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698):清康有为行书五言联

标签:
行书五言联康有为清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展,看清康有为行书五言联。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海南)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
《行书五言联》语出唐代崔日用《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和张说《别灉(yong)湖诗》。本联未具年款,但根据“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印章,可推知系1913年之后作,且更符合其二十年代的风格。通篇吸收魏碑用笔及体势,兼收篆隶笔法和行书体格,笔画平长,笔力峻拔。
康有为最重要的书法成就是光绪十六年(1890)所作《广艺舟双楫》,为清中期以来,百年碑学运动的总结性论述。在笔纸运用,书法审美趣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广艺舟双楫》将碑学理论推向高潮,其“尊碑贬帖”的主张,影响波及整个二十世纪,负面作用亦明显,即抛弃了碑帖融合之路,康氏晚年对此有所悔悟。
释文:
幽意在鸣琴,壮心看舞剑。秀三仁兄,康有为。
钤印:
康有为印(白文方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朱文方印)
康有为资料可参见《北京瞬间(342):光绪皇帝身边人翁同稣康有为手迹》、《487、米市胡同康有为故居寻访记》、《北京瞬间(1248):韶九胡同康有为故居的位置》、《北京瞬间(4066):康有为大同书屏》。
行书五言联
康有为
清
纸本
纵138.5厘米横42.5厘米(每联)
行书五言联
康有为
中国古代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