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643):紫禁城畅音阁

标签:
畅音阁清宫内廷演戏楼紫禁城阅是楼乾隆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位于紫禁城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筑宏丽。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维修。
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畅音阁三重檐,台基高1.2米,通高20.71m,总面积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与南边五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
阅是楼在畅音阁以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是皇帝、皇后等看戏的地方。每逢元旦(春节)、万寿(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帝、后和王公大臣都来此看戏,大臣分列两侧回廊。慈禧太后六十寿典时,曾在光绪帝和王公大臣陪同下,在此看戏十余天。“阅是”,是指通过观戏,以求对现实事物作出资治、求是的评判。
阅是楼在畅音阁以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是皇帝、皇后等看戏的地方。每逢元旦(春节)、万寿(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帝、后和王公大臣都来此看戏,大臣分列两侧回廊。慈禧太后六十寿典时,曾在光绪帝和王公大臣陪同下,在此看戏十余天。“阅是”,是指通过观戏,以求对现实事物作出资治、求是的评判。
畅音阁
阅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