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631):游紫禁城慈宁宫花园图

标签:
慈宁宫花园紫禁城咸若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慈宁宫花园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名为临溪亭、咸若馆。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行大规模改建,此后虽“颇有更动”,但花园总的规模和布局始终没有大的变化。
走在慈宁宫花园,看花儿开放,四顾无人。
想起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起2016年2月16日《登方泽坛图》、2月21日《游未名湖图》、3月5日《散步荷塘图》、4月7日《想象夕月坛图》、8月3日《读法源寺石钵图》、9月2日《访正觉寺图》、12月15日《过长春园澹怀堂图》和《过长春园含经堂图》、12月20日《观鱼藻轩王国维投湖处图》和《过囚光绪皇帝玉澜堂图》、12月15日《隔栏望日坛图》、12月27日《先农坛外无语图》、12月28日《过长春园狮子林图》,2017年2月2日《观鲍家街醇亲王府南府图》、3月16日《访真觉寺金刚宝座图》、3月20日《走在初春雾霾中》、10月13日《访奥林匹克公园明北顶娘娘庙图》和《访西顶路明广仁宫(西顶庙)图》、11月7日《访北安河村玉皇庙图》和《金秋游西山贝家花园图》、11月8日《访柳林村明周家坟石马图》和《访草场村清孚郡王墓图》、11月9日《访北安河五街清张文治宅图》和《访北安河五街177号院老民居(王宅)图》、11月11日《访北安河关帝庙图》和《访唐家岭村清关帝庙图》、11月20日《访金台夕照站清御题“金台夕照”碑图》、《过朝外大街明九天普化宫图》、《访郎家园路清工部尚书星纳墓碑图》、12月17日《秦皇汉武博文序(秦始皇文官俑)》,2018年1月8日《访西外大街宋教仁故居(鬯春堂)图》、2月6日《有历史情怀的红色书店》、2月12日《过紫禁城中右门》、《过紫禁城明贞度门》、《再访紫禁城武英殿》、《访紫禁城明慈宁宫看北齐石佛所思》、3月4日《访紫禁城明永寿宫》、《走在冬日紫禁城明慈宁宫花园》、3月8日《再访长春园澹怀堂遗址》,2020年8月2日《夏日公园图》、10月24日《秋日游将府公园图》,发《游紫禁城慈宁宫花园图》。
四顾茫然,有所感触。只是每次、每处有不同。
慈宁宫花园咸若馆
慈宁宫花园临溪亭
慈宁宫花园慈荫楼
慈宁宫花园
故宫博物院网站资料:
慈宁宫花园南北长约130m,东西宽50m,总占地面积6800㎡。园中仅有建筑11座,占地不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集中于花园北部,南部则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
花园入口揽胜门设在东墙,为一朴素的随墙门。进门北望,主殿为咸若馆,面阔5间,前出抱厦,黄琉璃瓦顶。馆前有花坛一座,东西两侧有宝相楼和吉云楼,馆后正北为慈荫楼。三座楼形制相近,皆为两层,覆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歇山顶,成“凵”形环抱咸若馆。慈荫楼底层东梢间开一小门,与慈宁宫前广场相通。宝相楼和吉云楼正南各有小院一座,名为含清斋、延寿堂,是乾隆皇帝侍奉皇太后汤药之处,亦为苫次之所。院中主体建筑为灰瓦三卷勾连搭卷棚顶,素雅新颖。
花园南部有一东西窄长的矩形水池,当中横跨汉白玉石桥,桥上建亭一座,名曰临溪亭,北与咸若馆相对。亭的东西两侧原有翠芳亭、绿云亭,现为面阔5间的庑房各1座。花园的东南、西南两隅原各有井亭1座,绿云亭内流杯渠之水即从东南井内引出。临溪亭南花坛,高1m,6.5m见方,须弥座式,与北花坛相对称。再向南绕过太湖石叠山,即为花园的南入口。
慈宁宫花园由于受礼制、宗法、风水等多种因素制约,建筑按照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安排,布局规整严谨却略显单调,主要依靠内部精巧的装修和院落中的水池、山石以及品种繁多的花木来烘托浓厚的园林气氛。园中树木以松柏为主,间有梧桐、银杏、玉兰、丁香,集中分布在咸若馆前和临溪亭周围,花坛中则密植牡丹、芍药。其春华秋实,晨昏四季,各有不同的情趣。在礼制森严的紫禁城中,慈宁宫花园是唯一能令前代后妃们寻得心灵慰藉的轻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