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532):西周晚期(厉王)(害夫)簋

标签:
(害夫)簋西周晚期(历王)宝鸡出土青铜器国家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杂谈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国家博物馆“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览,看西周晚期(厉王)(害夫)簋。
(害夫)簋造型雄奇,纹饰诡谲,体量巨大,堪称簋中之王。不过该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表面所铸的铭文。据铭文可知,作器者是周厉王(害夫),史书记载其名为胡,周代第十位国君。史书记载他贪图财力,将山林川泽尽收于己;他亲近小人,疏离王室旧臣;他暴虐专政,百姓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赶下台,最终客死异乡。这一事件被看作是周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然而(害夫)簋铭文降速了周厉王如何尊崇上帝与祖先,勤于政事,治理天下。(害夫)钟铭文则谈到厉王出兵征伐,大获全胜。这些铭文为我们重新认识周厉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西周初年,为稳定政局,笼络贵族,统治者采用了“授民授疆土”的分封政策,初期颇有成效。然而随着王室土地的缩减以及贵族土地的扩增,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据研究,厉王的“专利”更多是一种为挽救王朝的衰亡而加强王室财政的举措。改革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真实的周厉王与史官笔下奢侈专横的暴君形象或许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展览遴选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精品143件,涵盖商周秦汉等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时期。一级品65件、二级品62件、三级品11件。
(害夫)(hu)簋
西周晚期(厉王)
1978年5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齐村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铭文拓片及释文
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