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887):商代青铜皿方罍

标签:
青铜皿方罍回归之路湖南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商代杂谈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看湖南省博物馆藏商代青铜皿(min)方罍(lei)。
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主办,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本展览汇集来自13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回归文物参展,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失文物回归的历史性成就的全面总结展示。
国家博物馆网站介绍,1919年,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了一件器型硕大,雄浑庄重,做工精美的青铜方罍,因其上的铭文而被称为“皿方罍”。该罍是中国晚商、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作。
当时中华大地灾难深重,文明不昌,器身不幸流落海外,辗转流传于数国古董商人之手,颠沛流离于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异国他乡。器盖一直留在国内私人之手,1952年收归国有,1956年湖南省文管会移交给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至今。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藏家与省博物馆数度互动,双方均想以各自的方式使器物合璧,终未成功。
2013年,皿方罍再现国际拍卖市场,并将于2014年3月正式在美国进行拍卖。为使文物不再流离海外,在国家文物局协调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湖南省派出代表团赴纽约洽谈文物回归事宜。最终在各方善意促成下,原先的拍卖计划被取消,皿方罍器身得以重回祖国怀抱。2014年6月28日,皿天全方罍身首合璧,入藏湖南省博物馆,终于走完了这条历时百年的回归之路。
青铜皿(min)方罍(lei),商代,湖南省博物馆藏
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