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2019-03-05 12:16:36)
标签:

西里西亚

巴洛克艺术

米夏埃尔

威尔曼

首都博物馆

分类: 芝加哥印象和看世界

在首都博物馆“重生:巴洛克时期的西里西亚——波兰弗罗茨瓦夫国立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看西里西亚巴洛克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人物、画家米夏埃尔威尔曼《圣凯瑟琳》、《圣莫妮卡》、《圣乌尔苏拉》、《逃往埃及》、《召唤圣马太》。展出在展厅第二单元“巴洛克艺术的兴盛”。

博物馆网站介绍,西里西亚,是历史上中欧的一个地域。今天这一区域的大部分位于波兰西南部,很小一部分在现今捷克共和国和德国境内。历史上中欧地区政权林立,战争频繁,地缘政治十分复杂。西里西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使之成为地区强权争夺之地,导致了其边界变化、政权更迭不断。从公元9世纪到18世纪,西里西亚先后为大摩拉维亚、波西米亚、波兰王国、神圣罗马帝国以及普鲁士等政权所统辖,并由此带来了多民族的交流和文化艺术的融合。巴洛克时期,是西里西亚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阶段。当17世纪最残酷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西里西亚迎来了一次重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宗教的变革带来了艺术上的繁荣;而艺术的繁荣,也促进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这个展览将带领我们走进这段历史,走进艺术家的内心,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意大利,巴洛克艺术起源于16世纪中叶,兴盛于整个17世纪。相比之下,西里西亚的巴洛克时代晚了将近1个世纪。其主要原因是沦为三十年战争主战场的西里西亚遭受了重创,城市破败、民生凋敝,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然而也正是这场战争的结果,让曾经新教占主导的西里西亚地区重新回到天主教教会的控制之下。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中欧地区两个重要的巴洛克艺术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波西米亚的布拉格,那里是信奉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世袭领地。在战后百废待兴的城市建设中,西里西亚迎来了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当推崇张扬、惊艳和激情的巴洛克艺术的天主教代替了崇尚简朴和简约的新教,曾经默默无闻的西里西亚艺术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画家米夏埃尔•威尔曼和雕塑家马蒂亚斯施坦因尔承担了这一使命,他们非凡的创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些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受到广泛的赞誉。他们也由此被视为西里西亚巴洛克艺术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圣凯瑟琳

米夏埃尔威尔曼(1630-1706)

1690年,西里西亚

布面油画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圣莫妮卡

米夏埃尔威尔曼(1630-1706)

1660-1670年,西里西亚

云杉木板油画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圣乌尔苏拉

米夏埃尔威尔曼(1630-1706)

1685年,西里西亚

布面油画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逃往埃及

米夏埃尔威尔曼(1630-1706)

1685年,卢比昂日修道院,西里西亚

布面油画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召唤圣马太

米夏埃尔威尔曼(1630-1706)

1675年,卢比昂日修道院,西里西亚

布面油画

看世界(183):米夏埃尔·威尔曼《逃往埃及》等作品

重生:巴洛克时期的西里西亚——波兰弗罗茨瓦夫国立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