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2018-03-12 19:04:59)
标签:

丹萨梯寺

多闻天王立像

六壁佛母像

首都博物馆

西藏历史文化展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铜鎏金六壁佛母像。

西藏山南旅游政务网资料:

丹萨梯寺遗址位于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山腰上。距离泽当40KM。这里风景优美,山势俊秀,山上树木繁多,水草丰盛,芳香弥漫的山花开满丛林之中,藏传佛教噶举派帕竹噶举的祖寺丹萨梯就座在这大山怀抱之中。丹萨梯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东西长10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堪称噶举派寺院之最。丹萨梯寺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雄伟壮观。自西向东建筑群分别有帕木竹巴修行洞、佛塔、僧舍、经堂、大殿及神殿等组成。

丹萨梯寺是由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中的达布噶举创始者念麦·达布拉吉的著名弟子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于藏历第三绕迥土虎年(1159年)创建的,它的建立标志着噶举派中的帕竹噶举一支的兴起。到十三世纪上半叶,丹萨梯寺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据一些史书记载,当时寺院的大殿顶层是京俄大师的寝宫,为壮丽的汉式塔形结构,大殿内主供三世佛,均为黄铜镀金像;帕木竹巴的塑像、能言吉萨玛、舍利质而尊岗青等像。佛殿内供奉有头盖宝伞的红帽系坚俄那仁的塑像,用花岗石雕刻的那若巴(噶举派的二祖师)的骨饰等。另外在大殿的佛龛上还有黄铜镀金的京俄大师的灵塔,百余座银制多门吉祥塔,帕木竹巴的吉祥发光塔,该教派的传承活佛像和其他各种寺宝、佛像。在法器中有岭·格萨尔王的铜盔、弓、刀和具有加持力的护法神刀等。在帕木竹巴的修行洞里,供放着帕竹本身具有加持力的塑像及手杖。有足迹的右旋海螺、止贡噶举派敬献的曼荼罗,各种经书和常用法器,还有帕竹噶举派的大施主郎氏家族敬献的珍珠点缀的黄铜帽等。大殿的四壁绘满了精甚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些壁画的落款是汉文的。丹萨梯寺作为噶举派四大支中的一支即帕竹噶举的祖寺,它的建筑结构十分完美,寺内保藏着极其丰富的文物,是西藏历史上尽人皆知的山南境内最为富有的寺院。

首都博物馆网站资料: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承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于2018年2月27日—7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此次西藏参展文物中,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寺庙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重量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著名历史画卷《步辇图》(唐阎立本绘制),也在本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由于画作年代久远,为保护文物,仅能展出两个月。来自西藏地区在整个卡若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当中仅此一件的双体陶罐,神秘古象雄王国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王侯”汉字织锦,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出现于3世纪的茶叶,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订的永乐版“甘珠尔”大藏经、瓶身上图像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明星文物”。展览将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等四方面展示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展览将通过大量的文物、史实表现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将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丹萨梯寺出土

丹萨梯寺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铜鎏金六壁佛母像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丹萨梯寺出土

丹萨梯寺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西藏山南旅游政务网截图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北京瞬间(3411):丹萨梯寺藏明铜鎏金多闻天王立像

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