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409):萨迦寺藏明布画彩绘八思巴初见忽必烈唐卡

标签:
萨迦寺八思巴初见忽必烈唐卡首都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萨迦县萨迦寺藏明布画彩绘八思巴初见忽必烈唐卡。
萨迦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萨迦寺位于萨迦县仲曲河两岸,分南北两寺。由喇嘛教萨迦派(花教)创始人衮却杰布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创建,后屡经增建。
国家文物局网站资料:
萨迦寺位于萨迦县仲曲河两岸,分南北两寺。萨,藏语意为土;迦,藏语为灰色;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相传该地苯波山上的岩石风化后成为灰色的土,以当地土质呈灰白色而作寺名,这就是萨迦地名的来历。该寺由喇嘛教萨迦派(花教)创始人衮却杰布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创建,后屡经增建。当时殿宇规模宏伟,富有元代建筑风格。北寺已毁,南寺保存较完整。主体建筑为大经堂,面积约5700余平方米,还有大殿、欧东拉康及萨迦地方政权的办公楼和萨迦法王的居室、殿堂、均为元代所建。寺内藏有丰富的文物,有壁画、唐卡、塑像、刺绣、瓷器、玉器、供器、法器、经书和各种文献图书等,尤以经书为著。萨迦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寺在我国历史及藏传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西藏文化的宝库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观光览胜的圣地。以大经堂为主的藏经库,约二万多卷。其中“甲龙马”的经卷,其缮写和雕刻都异常精美,相当于图书馆的目录或索引。寺内还藏有两千余块印版以及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近千幅唐卡和壁画“坛城图”,研究当时萨迦法王的宗教生活和了解当时藏族社会生活的实物资料。寺内众多的贵重文物,更是西藏任何寺院无法比拟的,其中有元朝中央政府封赐西藏地方官员的封诰、印、佛像、法器、瓷器等,有力地证明西藏自元代就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史实。就建筑艺术而言,萨迦南寺的建造堪称一绝,它集藏、汉、蒙建筑风格于一体,雄伟、壮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誉为我国的“第二敦煌”。表现了古代藏族人民高超的智慧。
首都博物馆网站资料: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承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于2018年2月27日—7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此次西藏参展文物中,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寺庙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重量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著名历史画卷《步辇图》(唐•阎立本绘制),也在本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由于画作年代久远,为保护文物,仅能展出两个月。来自西藏地区在整个卡若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当中仅此一件的双体陶罐,神秘古象雄王国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王侯”汉字织锦,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出现于3世纪的茶叶,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订的永乐版“甘珠尔”大藏经、瓶身上图像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明星文物”。展览将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等四方面展示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展览将通过大量的文物、史实表现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将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布画彩绘八思巴初见忽必烈唐卡
明,萨迦县萨迦寺藏
首都博物馆明信片资料
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