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406):敏珠林寺藏11-12世纪铜莲花手菩萨立像

标签:
西藏历史文化展西藏自治区文化莲花手菩萨立像敏珠林寺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11-12世纪铜莲花手菩萨立像。
敏竹林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扎期乡敏竹林村中,初建于公元十世纪末,是由宁玛派高僧卢梅•楚臣西绕修建的。
国家文物局网站资料:
敏竹林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扎期乡敏竹林村中,初建于公元十世纪末,是由宁玛派高僧卢梅•楚臣西绕修建的。到藏历第十一绕迥火蛇年(公元1677年)高僧德达林巴•民久多吉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和扩建,从而形成了目前的格局。该寺是后宏期南路宏法的主寺,是前藏宁玛派三个著名寺院(另外两个是多吉扎寺和白日寺)之一,在西藏乃至国外都十分著名。建筑规模较大,包括祖拉康在内的五个建筑群及附属建筑,共有面积约为10余万平方米。多吉扎寺和白日寺在“文革”被毁,而敏竹林还基本完整地保存至今。敏竹林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敏竹林寺规模较大,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围墙呈多边形,大门原有两座,最大的一座面朝东开,而较小的一座门,则在东墙偏南拐角处,门向南开,保存较好,有门廊,门廊内绘有壁画,从壁画的剥落处可以清楚的看到壁画有两层,里层是早期的,外层是晚期的,这说明此寺曾经过较大规模的维修。另外,早期壁画与晚期壁画从绘画技巧和内容上也有所不同,晚期壁画除绘有早期壁画上的莲花生等题材外,还有大象、虎、马、云海等,外层的壁画颜色也非常鲜艳夺目。此外,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墙体在西藏也是极为有名,对研究西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有很高的价值。
首都博物馆网站资料: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承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于2018年2月27日—7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此次西藏参展文物中,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寺庙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重量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著名历史画卷《步辇图》(唐阎立本绘制),也在本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由于画作年代久远,为保护文物,仅能展出两个月。来自西藏地区在整个卡若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当中仅此一件的双体陶罐,神秘古象雄王国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王侯”汉字织锦,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出现于3世纪的茶叶,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订的永乐版“甘珠尔”大藏经、瓶身上图像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明星文物”。展览将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等四方面展示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展览将通过大量的文物、史实表现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将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敏珠林寺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