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

(2018-03-09 08:45:18)
标签:

西藏历史文化展

西藏自治区

曲踏墓地

3世纪

黄金面具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看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3世纪黄金面具。

201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摘录:

4月9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发布。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市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当选。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2012年到2014年,考古队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土坑墓和洞式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故如甲木墓地共发掘11座大小不等的墓葬,包括8座象雄时期墓葬和3座吐蕃时期墓葬,是阿里地区所见的最大规模的墓葬群。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展示了吐蕃兴起之前,在2000多年前兴盛于藏北地区一个强国—“象雄国”独特的文化面貌以及与中原王朝和西藏周围地区的交流。

看资料介绍,黄金面具长14.6,宽14.5,厚0.01厘米于2009年在阿里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由冠部和面部两部分连缀而成,背后衬有多层丝织物。面具的出土地位于西藏西部象雄国的范围,在该地区同时出土了其它几件黄金面具,反映出象雄国存在的覆面葬俗。

2018年3月1日光明日报《沿“雪域天路”追寻文明印记》(记者李韵通讯员邱明瑜)摘录:

高原的地理环境使得行路艰难,但这挡不住人们交往的脚步。在西藏石器时代的遗迹中,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印记。展览中有一件出土于阿里地区的黄金面具,制造年代为公元3世纪,属于古象雄国的随葬品,可谓是阿里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以黄金面具作为随葬品的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当时的欧亚大陆。因此,这枚黄金面具可谓是古代文明交流的见证。展厅里还有一块织有汉字“王侯”的织锦,这是在西藏西部首次发现的汉地丝织物。这两件文物都说明,早在距今2000年至1800年前,西藏西部已经与南疆、南亚次大陆产生紧密联系,并通过新疆与中原、中亚及欧亚草原产生了互动和交流。

首都博物馆网站资料: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承办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于2018年2月27日—7月22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汇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提供文物180余件(组)(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此次西藏参展文物中,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寺庙提供的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一件重量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著名历史画卷《步辇图》(唐阎立本绘制),也在本次展览中与公众见面,由于画作年代久远,为保护文物,仅能展出两个月。来自西藏地区在整个卡若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当中仅此一件的双体陶罐,神秘古象雄王国的黄金面具,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丝织品“王侯”汉字织锦,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出现于3世纪的茶叶,历史上第一部官方修订的永乐版“甘珠尔”大藏经、瓶身上图像与著名的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如出一辙的兽首胡人纹鎏金银瓶等也是本次展览的“明星文物”。展览将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等四方面展示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展览将通过大量的文物、史实表现中华民族团结的主题,将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黄金面具
3世纪
长14.6,宽14.5,厚0.01厘米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出土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文物局藏

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

中新网报道截图

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

首都博物馆网站图片

北京瞬间(3392):曲踏墓地3世纪黄金面具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