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356):圆明三园之绮春园四宜书屋

标签:
绮春园圆明园四宜书屋生冬室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西山和校园 |
绮春园四宜书屋建成于嘉庆十年(1805年)。
绮春园春夏秋冬四景之一。皇太妃寝所之一。
四宜书屋东侧建筑,为北京101中学。
2017年4月26日千龙网《“绮春园”集万般春色于一身》(圆明园三百年祭,王开玺,东方出版社)摘录:
四宜书屋位于生冬室西南,与圆明园内的“四宜书屋”同名。四宜书屋的主体建筑为严整的对称中轴线布局。最南面是由围墙和宫门等围成的广场,广场的最南面是一座六方形的亭子,名叫“夕霏榭”。正门面阔三楹,外檐悬有“四宜书屋”四字匾额,故名。入门后,是一座垂花门,再向里则是面阔五楹的前殿,东西两侧各建有配殿三间,由游廊将前殿、东西配殿和垂花门连为院中院。再向北则是后殿,也是面阔五楹。四宜书屋的东、西分别建有跨院,其建筑形式基本相同。清帝在绮春园内建有反映或适应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特点的四处建筑景点,分别是“敷春堂”(有学者认为绮春园内反映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特点的四处建筑景点,应该分别是“春泽斋”“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此说未见其所根据,似有不妥。嘉庆帝所作《绮春园记》记载说:“北即敷春堂,春者仁也,物之生也,上天敷春而生庶物……西为清夏斋,殿宇宏敞……后湖东偏即涵秋馆……别有虚榭回廊,板桥曲沼可达生冬室,因以室内名。夫贞下起元,一阳来复,万物始生,皆基于冬也……故堂、斋、馆、室,以春、夏、秋、冬命名之。”(颙琰:《清仁宗御制文·二集》卷四,第21—22页,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集部,第五百八十册,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4页)故此,应以敷春堂代替春泽斋,否则,即是“斋、斋、馆、室”,而不是以“堂、斋、馆、室”,“以春、夏、秋、冬命名之”了。而且,这四处的斋馆室名,皆是将四季的春、夏、秋、冬置于三个字的中间,非常的统一规范,而以春泽斋代替敷春堂,其名称也不统一规范了。)“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但清帝似乎并不以此为满足,因此又建筑了这一“四宜书屋”。四宜书屋为春夏秋冬四季皆宜之意。嘉庆帝曾作诗称赞此处说:“春夏秋冬各擅奇,平皋书屋四时宜。”
四宜书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