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3071):评文物展厅内的夜郎井底蛙

标签:
文化自信全国文化中心夜郎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 |
分类: 北京瞬间思考 |
最近在国家博物馆看张大千艺术展,会场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图文标识,提醒“请勿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这次展览不仅包括张大千的作品,还包括珍贵的张大千收藏的明清古画。
就此写几句话。
有关报道截图
本文讨论的前提是这类政府举办或支持的公益性博物馆,包括但不限于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
随着国家国力的强大,公益性博物馆在文化自信上更加坚定,中国人在文化自信上更加坚定,原则上(除了与国外博物馆合办展览并有合同约定等极少数情况外)都允许不带使用闪光灯和三脚架拍照(展厅都有带闪光灯的照相机上加X的图形提示)。如果在博物馆网站该次展览专题栏目和展厅口没有明确禁止拍摄的提示,可以光明正大找展厅工作人员确认,我遇到的情况是百分百都同意合规拍摄。
故宫单院长更是鼓励游客,把更多文物图片信息带到朋友圈分享。
有时听见隐隐“错错”有人站在“高地”提醒:不要拍照。写过博文表示这种行为不文明,但打着“文明”的旗号很有欺骗性,要正面指出来。
但现在看来还不够,展厅偶尔还能听到类似的污染噪音,让人感觉厌倦。
必须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类人不只是不文明,更可怕的毫无文化自信,误把夜郎国(只是引古典故,无针对现在某地之意)井底当成“高地”,想指点真正的懂观展规则的文明观众。这类人最好到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前看看“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看张大千艺术展,正在认真欣赏。有人在拍二维码,打开二维码内容“提醒”我,大略是想显摆里面有资料,还有完整图片。
我的回答是:感谢。为什么不在看展前不做好功课呢?为什么要把相对有限看展时间花在拍部分作品标注上的二维码和看二维码文字上呢?二维码固然有文字但容量很有限,且只是一家之见。是做好功课来的观众,同样的时间在展厅现场,就是欣赏大师(包括明清名家)原作,体味背后的历史人文积淀,拍下照片留下自己的独特图像记忆。此人唯唯诺诺而退。
希望我“被动”提出的建议,能对他有所启发。
国家典籍博物馆大楼
这不是一件小事。如同国家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庄严场合不能以“大众健身”的名义跳广场舞一样。
北京的目标是四个中心,包括全国文化中心。让我们共同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