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国(89):潍坊宋关侯庙(传刘备救孔融发兵阅兵台)

标签:
潍坊关侯庙十笏园关帝庙巷刘备孔融 |
分类: 寻访三国和古人 |
山东省潍坊关侯庙位于潍坊市关帝庙巷的一处高台上,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十笏园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十笏园在关侯庙的西南不远处。
高台传为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发兵救助北海相孔融时的阅兵处。关侯庙始建于宋代,是潍坊市区存续时间最长的古建筑。
山门东侧留了一部分修缮前的样子,但感觉关侯庙整体建筑很和谐。同时,关侯庙在一大片仿古文化园建筑中,感觉关侯庙和街景也很和谐。这两点同时具备的关帝庙很难一见。
潍坊十笏园博物馆网站资料:
十笏园坐落于潍坊市潍城区胡家牌坊街49号,是清代潍县富绅丁善宝私宅,建于188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8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十笏园林外,十笏园古建筑群还包括丁氏民居、关侯庙和东汉北海相孔融的祠堂,总占地面积达10400平方米。
2009年10月5日潍坊晚报《潍坊:十笏园古建筑群的前世今生》(王瑞甫)摘录:
关侯庙位于十笏园以北偏西,建在与胡家牌坊街相连的一条南北走向小巷尽头的一处高台上。民国时期,小巷的名称是关帝庙巷,后关帝庙巷并入胡家牌坊街。关帝庙巷南头原来有一座过街石牌坊,建于元代(1206至1368年),上端横刻三行大字:“敕封忠义仁勇威显灵佑伏魔大帝”、“敕封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封赠显灵义勇武安□□(空格处因年代久远,字迹不清)”字样。如今石牌坊早已无存。关侯庙始建于宋代(960至1279年),元天历二年(1329年)、清康熙十五年(1639年)重修,为到目前为止潍坊市区存续时间最长的古建筑。庙前有石阶,石阶之上为山门。院内大殿建于青石砌成的高台上。相传高台为东汉建安年间(196至219年)刘备(即后来的蜀汉昭烈帝,221至223年在位)发兵救助北海相孔融时的阅兵处。大殿内原塑有关羽、周仓、关平塑像,大殿屋脊敷设琉璃瓦,飞檐斗拱,十分雄伟。庙院东南角原有钟楼一座,内有大钟一口。
大殿西偏北建有孔相祠,供奉东汉北海相孔融。祠内原有孔融塑像和白描石刻像。孔相祠始建于宋政和四年(1114年),原址在潍州州府(后来的潍县县衙,今潍城公安分局附近的向阳路主路面上)北面的城墙顶上,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迁移重建。
潍坊关侯庙山门
潍坊关侯庙大殿
潍坊关侯庙东西配殿
潍坊关侯庙古碑
潍坊关侯庙、关云长介绍
潍坊关侯庙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