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2017-12-19 08:45:41)
标签:

陕西历史博物馆

“皇后之玺”玉印

吕后

汉高祖

“秦汉文明”展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看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郎家沟出土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展览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

展厅现场文字介绍,此印出土于汉高祖与吕后的长陵附近,推测该玉印为吕后所有。

网易网引2012年12月2日华商报《13岁男孩捡到国宝皇后之玺上交,45年后受表彰》:

本报讯 40多年前,13岁小学生孔忠良在放学途中捡到一块白色石头并上交国家,没想到这是国宝文物“皇后之玺”。昨日上午,陕西省神州汉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举行“保护大遗址、弘扬汉文化”总结表彰大会,对孔忠良等1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第一次受到表彰的孔忠良激动地说:“没想到,45年了还有人记得我。”1955年出生的孔忠良如今已头发花白,在咸阳韩家湾务农。孔忠良回忆说,那是1968年9月的一个下午,当时只有13岁的他放学回家,在渠边发现一枚发光的白色小石头,就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拿回家,他父亲孔祥发看后说是一枚印章,可能是文物,要好好保护,把它上交国家。第二天,孔忠良和父亲把这枚小石头送到陕西省博物馆(现在的碑林博物馆)。经专家鉴定,这是块上好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玉石上雕刻的是一只螭虎,更让专家惊讶的是玉石上雕刻着“皇后之玺”四个篆体字,艺术价值极高。专家们查阅许多古代文献,发现《汉官旧仪》上记载有:“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而“皇后之玺”的发现地在吕后与刘邦合葬的封土之西约一公里的陵园之内,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均与文献所载相符,经研究、鉴定,当为吕后之印玺无疑。孔忠良说,当时有专家激动地说,这就是西汉吕后的“皇后之玺”,价值连城!而他和父亲听说是珍贵文物后,毫不犹豫地上交了。“它是我们的国宝,给国家肯定有很大的价值,保护文物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嘛。”孔忠良说,当时他们没要任何报酬,博物馆的一位领导给了他和父亲20元作为回家的路费。后“皇后之玺”便存放在陕西省博物馆,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改建后,“皇后之玺”成为镇馆之宝之一。前两年,博物馆向他补发了证书。上交国宝后,孔忠良再没见过“皇后之玺”,也没有受过什么表彰。“皇后之玺”玉印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该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迄今为止,“皇后之玺”仍是两汉时期等级最高且唯一的一枚帝后玉玺,属于国宝级文物。

国家博物馆网站介绍: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推动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在继承和完善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的同时,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秦汉王朝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文明”展从全国各文物收藏机构精选出170 件组300 多件展品,既包括秦始皇兵马俑、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皇后之玺”玉印等家喻户晓的精品文物,也有海昏侯墓和大云山江都王陵等地出土的最新考古成果。通过这些珍贵文物,展览对秦汉文明进行全景式深入解读,以诠释其厚重内涵及深远影响。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西汉“皇后之玺”玉印(公元前202—公元8年)

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郎家沟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

北京瞬间(2829):推测为西汉吕后(郎家沟)“皇后之玺”玉印

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有关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