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497):粉房琉璃街解梁会馆

标签:
解梁会馆粉房琉璃街宣武区文化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解梁会馆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粉房琉璃街109号。
到现场看,有115号新会会馆门牌,115号以北是很长一段围墙,再往北最小的单号似乎是85号。换句话讲,解梁会馆应是在115号北长长的围墙里。围墙里似为荒地和草。
中国网引2011年4月29日中国文化报《北京南城会馆将淹没在拆迁尘土中》(喻非卿)摘录:
南城是老北京文化的摇篮,拥有众多百年历史的会馆,成为其一大文化特色。明朝曾在城南兴建商肆,该地随后成为外省商贾旱路进京首住之地,后来大多兴建成会馆。北京有名字记载的会馆500余家,据不完全统计,城南巷陌中,七零八落的有400余家。据说,在城南粉房琉璃街一带交叉的细窄胡同中,有门牌信息记载的会馆计16家,无门牌信息记载的更多。胡同内散落着廉新会馆、新会会馆、高州会馆、天津会馆、怀宁会馆、延平会馆等30余家,鲁迅进京时就住在会馆,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形成于会馆,会馆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2017年4月22日北京晚报《唯美的“粉房”》(刘闻)摘录:
粉房琉璃街位于原宣武区菜市口以东,北口在骡马市大街,南端至南横东街,全长约六百多米,是一条南北走向、比较平直规整的胡同。胡同北头东侧有响鼓胡同、福州馆街、高家寨胡同与虎坊桥大街相通,而在西侧,则有北堂子胡同与果子巷相连。粉房琉璃街虽然是从做粉条起始,但史料记载这里曾经会馆云集。古老的北京城文化名人荟萃,不少人刚来北京时的立脚点就是各地在京设立的会馆。北京的会馆于明代开始兴起,到清代达到鼎盛,据光绪十二年出版的《顺天府志》记载,当时北京大大小小的会馆达四百余处。只是后来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同乡会馆文化集聚功能逐渐衰退。尽管如此,“粉房”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仍然散发着十分诱人的气息。前些年,曾有记者调查统计,“粉房”现存数得着的会馆遗存大约尚有七八处,即29号的龙锦会馆、69号的廉新会馆、85号的萍乡会馆、104号的河南会馆、109号的解梁会馆、115号的新会会馆和117号的阳江会馆等。
粉房琉璃街115号
粉房琉璃街115号北
粉房琉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