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2017-10-10 12:31:12)
标签:

安徽芜湖会馆

长巷五条

历史

文化

会馆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安徽芜湖会馆位于东城区(原崇文区)长巷五条7号。

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2012年)。

到现场看,感觉是长着荒草的大杂院。

中国文物网引2017年2月13日北京晨报《北京东城年内腾退修缮11处文物多处沦为大杂院》(王萍)摘录:

安徽芜湖会馆位于长巷五条7号。始建于明代,具体年代无考,现存为清式建筑。坐西朝东,中为大门,硬山合瓦清水脊五架梁。前后两进院落,硬山合瓦,现存穿堂门洞及北房八间,为原前后院配房。

新浪网引2010年8月20日经济观察报《梁小民:商帮与会馆》摘录:

会馆出现于明初,据考证最早的会馆是安徽芜湖人在北京设立的芜湖会馆。明永乐年间,芜湖人俞谟在北京化工部主事。买地建造旅舍作为同乡亲朋寓居之所。当他辞官归里时,把这份产业交给同乡京官晋俭作为芜湖会馆。明代商品经济发达,科举制度兴盛,人口流动频繁,到明中期时,会馆制度已经形成。明清两代是中国会馆的全盛时期,直到民国时期会馆仍然不少,1949年后会馆才在国内绝逆。会馆首先出现在北京,以后在其他地方,甚至国外。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长巷五条7号

北京瞬间(2510):长巷五条明安徽芜湖会馆(有报道称为中国第一座会馆)

长巷五条

凤凰网引2010年10月16日北京晨报《杂草堙会馆何日再重光》(晨报记者韩娜)摘录:

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会馆,曾经是北京城里除了皇宫和皇家园林之外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北京历史上有过的600多座会馆,如今有迹可循的仅剩75座,其中,只有成为刘老根大舞台的阳平会馆和能吃饭看戏的湖广会馆,还算保存完好。近日,市人大代表宋慰祖和有关专家对北京的会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叹息,多数会馆已被拆除,保留原貌的会馆寥寥无几,会馆资料没有系统整理,许多文物流散民间。调研发现,会馆早年原建地区都有着重建当地会馆的强烈意愿。宋代表提出,这正是会馆文化和会馆经济的未来发展之路。根据宋代表调查,自明朝定都北京,开始大规模都城建设时,各地在北京的会馆建设也同步进行。1420年前后,在原崇文区产生了最早一批会馆南昌会馆、芜湖会馆、浮梁会馆。明中期又在这一地区出现第一家行业会馆颜料会馆。清朝时会馆数量大增。在原宣武区,清朝时会馆曾多达405家,并出现了最大的会馆安徽会馆。近日,记者随宋代表对前门地区的部分会馆进行了走访。前门长巷五条狭窄的胡同里,紧靠边的几间砖房和胡同里的其他老旧房屋一样,并不起眼。一阵寒风吹拂下,房顶的杂草摇摆了几下,让这几座砖房更显凄冷落寞。没人会想到,这里就是史学界公认的北京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会馆芜湖会馆的所在地。和其他房屋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在中间的两间房中间,保留着一扇有些清朝风貌的院门,灰砖灰瓦,如果不仔细辨认,院门便被淹没在两侧灰墙之间。“来考察过的专家无不惋惜叹气”,曾和宋代表一起调查的民盟北京市文化委员会委员陈斌对晨报记者说。据宋代表了解,目前,很多会馆和芜湖会馆一样,使用者是会馆功能去掉后迁入的居民,形成了大杂院,“不少院落出租给了外来人口,会馆文化彻底消失,大杂院里的居民是不会传承会馆文化的。”据陈斌介绍,除了史学界公认的第一家芜湖会馆外,南昌会馆是1949年北京市政府认定的第一家会馆。而记者走访发现,它的所在地就在离芜湖会馆不远的长巷四条,可如今却没有一点痕迹,连院门也没有留下。“不论谁是第一,它们肯定都是北京最早的一批会馆,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最大,它们是最应当受到保护的。”陈斌指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