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2017-09-20 08:17:17)
标签:

琼州会馆

陕西巷

会馆

文化

历史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琼州会馆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陕西巷17-21号。

看资料介绍,琼州会馆始建于清,倡建着为海南大儒吴典。原大门开在大外廊营胡同,后因成为大杂院,门改在陕西巷。

吴典(1740-1789),字国猷,号学斋,府城人。自小颖异,15岁中秀才,乾隆三十年(1765)中举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四库全书馆分校官等,参与纂修《四库全书》。1786—1789年,任琼台书院掌教。

2007年1月29日中新网《吴典与京都琼州会馆》摘录:

吴典与京都琼州会馆清乾隆年间,闽商、粤商们忙着在海南建立会馆安营扎寨时,远在北京的海南士人们也开始谋划在京师建立第一个走出海南岛的会馆—琼州会馆。这个由士人们发起组织的会馆主要是为了接待越来越多到京师应试、经商的海南人,而不同于由商人们发起的商业性会馆。此前,到京师的海南人都是寄宿于广东会馆,但由于广东会馆接待能力已经超负荷,广东所属的各府县纷纷开始在北京建立会馆,海南人自然也不甘落后。乾隆四十七年撰刻的北京《琼州会馆碑记》详细记载了琼州会馆的建立过程:“琼州去京都九千余里,人士至此者稀;以故他郡多有邸舍,而琼独阙焉。公车之上,南宫选人之赴吏部,往往寄寓全省行馆。屋少人众,或不能容,有力量者僦屋以居,否则投诸逆旅。湫隘杂沓,要挟苛索,不可终日。”1772年,海南人吴典联合王斗文等人在北京正阳门外买下灵中坊民宅17间,又买隙地长12丈,宽5丈,共用白银560两,作为琼州会馆建设用地。房屋和用地买定后,吴典、王斗文等琼籍在京人士又得“乡人共捐白金960两”,“至壬寅而得800金,郡人又续捐900金,共1700金,”用以扩大会馆,房间达到32间,“于是琼之人交臂而至者日众……”会馆建好后,“琼人万里而来,息肩投足,至若家居,乡语喧哗,忘其为客。”在海口市府城达士巷的吴典故居,80多岁的吴典第八代孙吴季泽一提起琼州会馆,仍然为先人的义举感到自豪。据说,琼州会馆从倡议到买屋再到改造,历时多年,建成后成为在京琼人奔走相告的一件大事。京都琼州会馆的建立,是海南在岛外建立的第一个会馆,也是海南建立的唯一一个士人会馆,为海南参与政治和国家管理创造了条件。乾隆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南人走出家门,放眼天下。“京都琼州会馆”直到解放初期还接纳了诸多海南学子,而现在的海南驻京办事处,尚存有其房产契复印件。来源:海南日报;作者:杨春虹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陕西巷17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陕西巷19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陕西巷21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陕西巷17-21号,右侧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北京瞬间(2430):陕西巷清琼州会馆

陕西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