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384):明末清初陈洪绶吟梅图

标签:
北京画院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吟梅图陈洪绶南京博物院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展,看明末清初陈洪绶《吟梅图》(南京博物院藏)、《策杖图》(上海博物馆藏)、《听琴图》(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共同主办。
陈洪绶资料参见《北京瞬间(269):清陈洪绶荷花湖石图轴》。看陈洪绶生卒年尤其是晚年经历,似以“明末清初”界定较为合适。
南京博物院网站资料:
《吟梅图》写咏梅赋诗趣事。人物状貌夸张,形象怪异,衣纹线条细劲而简拙,有如刀刻。敷色渲染,
故宫博物馆网站资料:
陈洪绶(1597—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明代画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1642年曾到北京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供奉内廷,不久即离京南归。明朝灭亡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自号悔迟,亦号老迟。后在杭州以卖画为生。工诗,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画初受蓝瑛影响,后广泛临学古人,并大胆突破创新,所作人物、花鸟形象古拙,擅用夸张变形手法,独树一帜,为晚明变形主义绘画大师。与崔子忠齐名于南北,世称“南陈北崔”。其画风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著《宝纶堂集》。
吟梅图
陈洪绶
纵125厘米
北京画院“笔砚写成七尺躯”展览微信图片
策杖图
明,陈洪绶,上海博物馆藏
听琴图
明,陈洪绶,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画院“笔砚写成七尺躯”展览微信图片
笔砚写成七尺躯——明清人物画的情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