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354):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玉人
标签:
首都博物馆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玉人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安徽省含山市凌家滩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玉人等文物。
含山县人民政府网站资料:
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凌家滩墓地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为丰富,雕琢精湛,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古文化遗址不能比拟的,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科学和美学艺术价值。器形主要分以下几类:工具、武器类:主要是缺乏实用功能的斧、钺、戈,应是礼仪用器。装饰品类:主要是穿戴谯身上起装饰作用的镯、璜、环、块、璧、双连璧、管、珠,以及形制较为特剃的宝塔形饰、扣形饰、喇叭形饰、月牙形饰、菌形饰、冠形饰;动物或人物形象类:主要有猪、龟、龙、风鸟、鹰、兔、立姿人像和坐姿人像几类,数量很少;其他类:形制较为特殊。如玉版、三角形玉片、玉勺等。此外,凌家滩玉器钻孔技术也令人称奇,有的孔径仅有0.15毫米,可谓是细如发丝,这种技术就在现在恐怕也不易做到。
含山:凌家滩古遗址今起第五次发掘
人民网安徽视窗2016年5月18日讯
5月18日上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凌家滩古遗址上进行发掘,这标志着凌家滩古遗址第五次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此次发掘的面积仅为500平方米(仅占到整个遗址面积的1/3000),但发掘的位置恰好位于凌家滩古遗址墓葬区的核心区,极有可能出现“改写历史”的文物,因而备受关注。
玉人
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前21世纪)
安徽省含山市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璧
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前21世纪)
安徽省含山市凌家滩遗址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