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2017-08-27 13:10:11)
标签:

崇效寺

铜镀金药师佛像

首都博物馆

明代

历史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在首都博物馆佛像展区,看来自北京崇效寺的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崇效寺始建于唐,是北京史的见证。清康熙时以枣树著名,到清乾隆年间,丁香又盛极一时,同治、光绪年间,寺内种植以牡丹著称冠绝京华。现存藏经阁。曾写过《北京瞬间(904):崇效胡同崇效寺》。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崇效寺原址现为小学校园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铜镀金药师佛像

明(1368-1644年)

北京崇效寺

网易网引2009年7月26日北京日报《崇效寺传奇》(邱崇禄摘录:

崇效寺坐落在宣武区白广路南侧路西的崇效胡同内。早年此胡同叫白纸坊街,后叫陈家胡同,因胡同中有一座著名的崇效寺,1949年以后胡同以寺命名,被称为崇效胡同。记忆中崇效寺在胡同中部,古老的山门坐北面南,门楼挑檐上的吻兽顺序排列,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威武。

北京瞬间(2312):崇效寺明铜镀金药师佛像

建于大唐盛世

远在唐朝的时候,崇效寺一带是一片荒凉的郊野之地,人迹罕至,走兽出没。贞观元年(627年),这里建了一座佛寺。正是在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大唐盛世从此开始。从那时起,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此佛寺香火不断,盛极一时。据《桃花圣解庵日记》所载,寺为唐朝贞观元年“幽州节度使刘济舍宅所建”,初始定名崇孝寺。宋朝末年,此寺曾焚于战火,成为废墟。公元1341年,元顺帝登基,年号至正。此时元朝在朱元璋大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军事打击下,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元政权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在社会政治经济一片混乱之时,穷途末路的元顺帝命令重建该寺,赐名崇效,企图以崇仰仿效李世民治理大唐,来挽救元朝行将灭亡的危机。但事与愿违,最终元朝还是难逃覆灭的下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崇效寺得到大规模修缮。这时,寺院规模才算定型。明嘉靖朝吏部员外郎、也就是以命上奏弹劾奸臣严嵩的杨继盛来寺中游景赏花之余,曾留下了“无尘别境”的墨迹。清同治十年崇效寺设立大型粥厂,救济方圆数里的贫苦百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北京的许多寺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崇效寺也难幸免。民国以后,崇效寺日渐凋敝,香客寥寥,但一到牡丹盛开季节,仍有许多游人来寺里观赏牡丹,其中的墨绿牡丹非常著名,堪称京城一绝。解放初,崇效寺一度成为印刷局员工子弟小学,后被改为人民印刷厂职工子弟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崇效寺成为白纸坊一小和白纸坊二小的学习用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两校合一,被命名为白纸坊小学。

劫后幸存藏经阁

崇效寺经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像一股烟尘随风远去。如今,无量殿的位置早已变成白纸坊小学的教学楼,朗朗的读书声从课堂中涌出。在教学楼的北侧,修葺一新的藏经阁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金壁辉煌的光芒。藏经阁分上下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出廊,硬山式屋顶,阁楼为磨砖对缝的木结构建筑。藏经阁在明嘉靖年间曾建在寺中央,到了明万历年间被移到此处。可惜在阁后的僧塔早已没了踪影,曾经枣花香飘一时、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数千株枣树也不知去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