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921):鄯善县洋海(春秋战国)动物纹木桶

标签:
鄯善县洋海墓地动物纹木桶近二十年考古成就展首都博物馆约2500年前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爱·我·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就展”,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约2500年前(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动物纹木桶。
2013年4月2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洋海墓地位于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荒漠戈壁地带,北距吐峪沟乡政府4公里,东南距洋海夏村四组2公里。墓地主要分布在相对独立并毗邻的三块略高出周围地面的台地上,台地表面为戈壁砂石层,下面为第四纪黄土地层,黄土纯净,结构紧密。有9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坎儿井从三处墓地穿过,每个墓地都有坎儿井的竖井——地面上圆形封土堆,中间凹陷处有长方形的竖井口。墓地南部是起伏不平的沙丘、土梁。这一带常刮暴风,地面风蚀严重。2003年初春,墓地又被盗掘,新疆文物局会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同时,发掘一部分墓葬以了解墓地的基本文化内涵,再根据情况确定保护级别。2003年3月,由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建考古队,对洋海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于2003年3月2日开始,5月11日结束田野工作。共在Ⅰ号墓地发掘墓葬218座,编号为2003SAYⅠM1—M218;Ⅱ号墓地223座,编号ⅡM1—M223;Ⅲ号墓地80座,编号ⅢM1—M80。上述墓地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洋海墓地分为四期,即4个渐进的阶段:起源、发展、繁荣、衰落。体现在起源阶段,有属高加索人种的一小群人展转迁居至此(可能来自南西伯利亚),经过休养生息,增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文化得到创新、发展和繁荣。由于匈奴的兴起,引起民族大迁徒,社会不稳定因素增长,文化开始衰落。与此同时,居住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族群就有人不断向西迁移,这种浪潮从青铜时代早期就没有停止过。诞生在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在哈密盆地落脚后又向西发展演变为焉不拉克文化,尽管仍保留着某些来自东方的文化因素,但区域特色逐渐形成,洋海墓地也有类似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吐鲁番盆地及其文化波及地域,还没有发现过与洋海墓地A、B型墓相同型制的墓葬。而在焉不拉克墓地,这种型制的墓葬有与洋海墓地相同比例的遗存○23,这应该被看作是宗教信仰反映在埋葬习俗上的复制。察吾呼墓地主要是竖穴石室墓,先挖出椭圆形竖穴,从底部开始沿周边彻石,用以形成二层台,其作用应该与洋海墓地的二层台墓相同,便于蓬盖物封蔽墓室口○24。只因为察吾呼墓地的原生地层是纯净的砂石结构,一点儿黄土也没有,不砌石块就会塌边。焉不拉克墓地有一部分墓葬处于沙石层中,用土坯砌二层台的原因也在于此。而洋海墓地的生土层是纯净的黄土,三千年前修筑的墓室至今不变样,连原来挖掘的工具痕迹尚一清二楚。
区内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是显而易见的。东面的哈密焉不拉克文化中,天山北路墓地年代最早,其陶器器型和彩陶纹样多来自河西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天山北路墓地和焉不拉克、五堡、南湾等墓地的双耳罐,在洋海墓地都能找到其后续形式。特别是马鞍口双耳罐,具有寺洼文化所特有的典型器的造型,其来源清晰。彩陶中的三角纹和扭曲三角纹,也是受河西唐汪式彩陶影响的产物。
和西面的察吾呼文化比较,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结构有许多相同之处:以畜牧业为主,经营园圃式农业,过半游牧的生活,处在原始社会后期等。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也有交流,最典型的是铜节约、铜马衔、骨马镳等马具,还有直柄的铜刀。木器也有许多相同点。到了晚期,陶器器型和彩陶纹样也有交流,尤其是吐鲁番盆地特有的扭曲三角纹单耳壶,在察吾呼文化的哈布其罕○25和老巴仑墓地都有发现。且末扎洪鲁克文化各墓地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也比较一致,也为定居或半定居的畜牧文化。那里的木旋镖、木桶及其上的纹样、木梳与洋海的器物比较,仿佛出于同一人之手。另外,也只有这两地发现了竖琴,它们应该是一个来源,小亚细亚或美索不达米亚。
洋海墓地的出土物十分丰富,与周边的文化联系是多方面的,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多。铜器中的环首刀和管銎斧在中国北方草原文化中发现较多,与其相近者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发现的穹背铜刀。察吾乎文化的哈布其罕墓地、伊犁河流域的巩留、特克斯也有发现。双环式的铜马衔分布地域非常广,七河地发现最多,伊犁、塔城也有发现。这种马衔在察吾呼文化墓葬中曾有多件出土,和洋海墓地发现的一样,其式别的演变规律适用于整个中央亚地区,但洋海墓地成为其分布的最东界。因为东邻的哈密地区处于相同时期的墓地中,如焉不拉克、五堡、南湾墓地,都未曾发现过这种样式的铜马衔。
新疆彩陶分布在沿天山一带的四个大区,它们分属四个不同的考古文化,从东向西为焉不拉克文化、苏贝希文化、察吾呼文化和伊犁河流域文化。自成体系,各区都经历了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但经历的时间并不相同。新疆彩陶有来自东方的影响,也有来自西方的因素,而少有南、北方的文化影响。洋海墓地的彩陶融合了东来因素后有所发展,并继续向西影响了察吾呼文化的彩陶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洋海墓地的服饰纹样与本身的彩陶纹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更加明显的是察吾呼墓地的彩陶,那些带流杯上的颈带彩、腹斜带彩和通体彩的局部纹样,仿佛是从洋海早期服饰上临摹下来的一样。在萨满巫术思惟的感召下,寄希望于陶器象毛织物一样不易破碎和耐用。
动物纹木桶
约2500年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