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956):清弘仁松梅图卷

标签:
清初四画僧四僧书画展故宫博物院弘仁松梅图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紫禁城武英殿“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看弘仁《松梅图卷》。
故宫博物院网站“搜索·藏品·绘画”栏目资料:
《松梅图》卷,清,弘仁绘,纸本,前段设色,纵27.8cm,横269.7cm;后段墨笔,纵27.8cm,横86.7cm。
此卷分前后两段。前段画末有弘仁书写的程守蚀庵《省静堂集·一年诗》中的七言绝句《遍阅山中诸碑》,款署:“丙申春日偶写揭蚀庵集因一绝。渐江学人。”钤“渐江僧”白文印。
“丙申”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弘仁时年77岁。
图绘虬龙盘曲的苍松和棱角分明的怪石。弘仁的松石是对黄山松石的真实写照,石涛言:“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图中的松石以粗犷霸悍的行笔、淋漓酣畅的施墨表现,具有弘仁晚年豪放洒脱的画风特点,简洁的构图体现出诗意中的空寂。
后段款署“渐江学人弘仁写。”钤“渐江僧”白文印。
图绘水墨梅花。梅不畏严寒、高标独立的精神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品格。弘仁一生最喜画梅,自号“梅花古衲”,创作出大量以梅为主题的佳作,此卷便是其中之一。图中的梅枝如曲铁,婉转中呈现刚毅不屈之态。其简约的格局,精谨的笔墨,结构出一派纯净、幽旷而又俊逸的意境。
卷首有汤燕生“题渐江师画松四绝句”。另纸有龚贤诗文及跋。龚贤于长诗之后又识“此卷是渐江师杰作”,并言“黄山渐江师每画成必索予题”,点明了他们之间互为知己的深厚友情。钤“曾藏戴之农处”等收藏印。
网易网引2017年4月30日澎拜新闻网《故宫把武英殿展厅给了遗世独立的清初“四僧”》摘录:
弘仁《松梅图》卷作于丙申春日,为顺治十三年(1656),弘仁时年四十七岁。是故宫所藏有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幅。此卷合写松石梅花,画中之松尽显奇倔雄强之态,彰显出“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鬣”的动感。梅和松代表高洁和贞固,眀季遗民多以此来寄托他们的旨趣。除了常见的山水题材外,梅花是弘仁最为喜爱的描绘对象,本人晚年也自称“梅花古衲”。画中弘仁自题好友程守《蚀庵集》中的一首七言绝句,引首有汤燕生题七绝四首,后有龚贤跋。程守,字非二,号蚀庵,与弘仁同乡,少九岁,二人少年时即结交,弘仁入闽时,曾“哭别相公潭上”,弘仁去世后作有碑文,并料理其身后事。汤燕生,字岩夫,别号黄山樵者,江南宁国府太平县人,传世弘仁画迹中多见其题诗与跋,曾多次同游黄山,是其生平知己之一,对弘仁一生的活动也最为熟悉。尾纸有龚贤题跋自称“冶城张大风,黄山渐江师,每画成必索予题,虽千里邮致,不惮烦也。……因忆大风、渐师、天池、严夫皆我一流人,因并纪之。倘携归潜山,必出视扶晨汪子,当嗣苏门一啸也。”这是目前仅见龚贤题弘仁作品,从话语可见龚贤与弘仁之间的交往颇多,身世背景也都有共同之处,两人都生长在晚明政治黑暗且社会会动荡不安的环境里,都曾因躲避清军遁逸山林之中,一位作为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一位作为金陵画派的代表,二人惺惺相惜就不难理解。
弘仁,松梅图卷
弘仁,松梅图卷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弘仁,松梅图卷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首件展品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