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917):梁带村春秋镂空夔龙纹金饰

标签:
梁带村两周遗址春秋时期镂空夔龙纹金饰首都博物馆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遗址出土春秋时期镂空夔龙纹金饰。
韩城市政府网站资料:
文献记载:西周末年,周宣王封秦仲少子康于梁山之阳,建梁伯国,但至今没有考古发现佐证,致使韩城始建年代无法廓清。2004年秋冬之际,韩城文物旅游局在梁带村的北冲沟内发现了古墓葬,为解决此疑问带来了曙光。梁带村遗址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整个墓地略呈长方形,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经过大规模考古勘探,共发现两周时期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级大型墓葬7座、士大夫级中型墓100余座,一般平民墓1100余座,整个墓葬群占地面积达到33万平方米,是全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处遗址。2005年以来,在发掘的6座贵族大墓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遗迹现象。同时清理出金、铜、铁、玉、石、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3000余件,其中许多精品或为国内(或省内)首次发现,或等级最高、或年代最早、或保存最好,皆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像首次见到两周之际的金剑鞘,首次见到的三角形两面刃有銎戈,目前国内年代最早的青铜錞于,国内等级最高的梯形牌饰、七璜联珠玉组佩,国内年代最早的漆木建鼓等等。2007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梁带村遗址的发掘进行了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震惊国内外。其中从一个诸侯级墓葬的椁室四角发现了四个木佣,它比秦始皇兵马俑早五六百年,开创了我国的用佣制度。通过对出土文物的整理研究,确定梁带村墓地为西周晚期——春秋早期(BC770前后)的芮国墓地,纠正了以往关于芮国历史的认识。梁带村两周墓地的发现、发掘和研究,必将对我国周代封国史、礼乐制度、艺术史和科技成就的研究产生深远的价值,也为韩城古文化发现、保护和观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果展注释文字介绍,镂空夔龙纹金饰是芮国芮桓公佩挂的金饰之一。
镂空夔龙纹金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兽面金饰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