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2016):明末清初牛石慧芋头冬瓜轴

标签:
芋头冬瓜轴牛石慧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陈列文化 |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
在首都博物馆“翰墨载情,丹青传心--首都博物馆典藏精品陈列”,看清牛石慧《芋头冬瓜轴》。
一说牛石慧为八大山人朱耷之弟。
博物馆注释文字介绍:
牛石慧(1625-1707年),字秋月,明宗室,为道士,道号望云子,江西南昌人。
中国美术馆网站资料:
牛石慧(约1628-1707年)是明宗室,弋阳王孙,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后裔,八大山人朱耷之弟。得兄八大山人(朱耷)影响,笔墨更加粗犷简练。字露锋芒,近黄鲁直(庭坚)一格。尝署名“牛石慧”三字草书写成“生不拜君”字样,这和“八大山人”四字连写成“哭之笑之”可谓异曲同工。有趣的是,“牛”是“朱”的上半部,“八”是“朱”的下半部,将他们两人别号的第一字合并起来即是他们的姓“朱”字,意为“朱不拜君”,兄弟同仇不拜君。以字画寄予他对明朝亡国的疾愤,对清王朝的不降,其反抗清朝统治之情绪可以想见。因此作品留传至今极少。清末叶奂彬《观画百咏》有一诗云:“八大山人牛石慧,石城回首雁离群。问君哭笑因何事,兄弟同仇不拜君。”感叹其共同遭遇和表示他们都具有不屈于清朝统治的思想态度。明亡后,皇室子孙多隐姓埋名,潜伏山林。牛石慧也随家避于新建、奉新等地。后在奉新山中入牛石庵(一名柏馥寺)为僧。顺治末年回南昌,又由僧转而为道。据《净明忠孝宗谱》载,他于康熙二年(1663年)与朱道朗同时隐居南昌市郊青云谱,取道名朱道明,道号望云子。
芋头冬瓜轴
清,牛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