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2017-07-24 12:12:34)
标签:

北京画院六十年

北京画院美术馆

华彩丹青一甲子

芦雁图

边寿民

分类: 北京瞬间元明清书画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展览,看清边寿民《芦雁图》。

边寿民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康熙皇帝第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在王府中张其画四幅于屏。尝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

中国美术馆网站资料:

边寿民(1684—1752)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山阳人(今淮安区),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江苏淮安秀才。山阳边氏是世代书香之家,但边寿民祖与父都无功名,属于寒门。他自幼聪颖,诗文书画,为长者所称,虽境遇困穷,却能坚守寒士清操。据传,他对于同宗富家、同里豪绅,不乐往来,安贫守道,课徒之业,以文字笔墨自适。早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边寿民20周岁之际,即入学为诸生,但由于他鄙薄章句帖括之文,应乡试而不中,乃更寄情于诗画。他居住在山阳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远离闹市,清幽静寂,四面环水,芦苇丛生,风景绝佳,入秋尤宜,秋水澄碧,芦花飘白,蓼花透红,游憩其间,此身如在画图中。他有《忆江南·苇间好》云:“苇间好,明浦豁西窗。两岸荇芦侵阔水,半天紫绿挂斜阳。新月到回廊。苇间好,最好是新睛。寺后菜畦春雨足,城头帆影夕阳明。人傍女墙行。苇间好,初夏最关情。浅水半篙荷叶出,深芦一带水禽鸣。雨后杂蛙声。苇间好,重九雨霏霏。古寺客穿红叶出,小舟人载菊花归。酒熟蟹螯肥。边寿民经常出游,甚至长期羁旅在外。就经行地域言,扬州、苏州、杭州一带是他常游之地。雍正五年(1727年)他44岁时和雍正九年(1731年)48岁时两度作江汉之行,所以有楚水吴山都历遍之句。他还远适北国。远游期间,边寿民的画传遍南北,声名日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在王府中张其画四幅于屏。尝劝边寿民一游都门,可博进取。对于封建时代的寒士来说,直接受知于帝王,确实是一条猎取富贵的捷径,清前期以诗或画邀恩宠、备侍从者,不鲜其例。然而,边寿民漠然不以为意,可见他志不在此。约在雍正元年(1723年),边寿民自绘《苇间老人泼墨图》。乾隆元年至十二年(1736—1747年),又先后请友人为绘《苇间书屋图》6幅。他在待客、访友、出游当中,随时随地为二图征求题词,分装成册。这是他40岁后30年间锲而不舍的一项重要活动。身后,二图先后归淮人屠潢、胡云樵、朱虞生,后由淮人何楚侯携藏京寓,1979年何君病逝后,下落不明。

边寿民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其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他又工诗词、精中国书法。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他的芦雁在40岁(雍正元年1723年)以前,已名满南北,得边芦雁美称当不晚于康雍之际。雍正六年(1728年)徐葆光为题《泼墨图》已有头衔自署边芦雁之句,头衔自署云云指约定俗成,他本人也从俗默认或聊且自承而已,非谓迳以边芦雁作署名也。写意传神的花鸟画,历来以五代徐熙为宗,沈括《梦溪笔谈》说他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殊有生动之意。大致说来,边寿民的画是近于落墨草草。边寿民师法前人,兼取众长,尤其用力于徐渭、陈淳一派。他论画云: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亦要师法造化,熟悉描绘的对象。边寿民所居苇间书屋,周围芦苇成片,往来大雁,往往停憩于苇间水际。在长期接触观察当中,他对雁的形体、动作、情态、习性,了如指掌。他的难能可贵过人之处,在于他热爱关怀往来栖止的雁,视之如友朋,知情着意,体贴入微,从而构思顿生妙谛,下笔每聚深情。由此形成边氏芦雁的笔墨疏简、以形写神、写意传神、出神入化的特色。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芦雁图

清,边寿民

纸本设色,无年款

纵九十三厘米,横一百一十七厘米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北京瞬间(2071):清边寿民芦雁图(北京画院)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

边寿民(1684—1752)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山阳人(今淮安)。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