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2017-07-01 06:27:23)
标签:

于非闇

墨竹喜鹊

双鸠竹兰

北京画院六十年

华彩丹青一甲子

分类: 北京瞬间近当代书画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展览,看于非闇《墨竹喜鹊》等作品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墨竹喜鹊

于非闇

113×63厘米

纸本设色1954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竹兰

于非闇

145×59厘米

纸本设色,1937年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于非闇,腊梅山禽图

纸本设色,一九四九年

纵九十三厘米,横四十八厘米

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

中国美术馆网站资料: 

于非闇1889-1959年,满族,名照,曾用名非厂,闲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生于北京。自幼得家传习书画,并随民间画师画花鸟草虫。1913年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二小学、市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间,曾在古物陈列所工作,又接触到不少古画,开扩了眼界,提高了画艺。1949年后任北京市新国画研究会会员、常务理事及副会长。1954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花鸟画,兼长瘦金书。作品有《玉兰黄鹏》、《丹柿图》、《牡丹》、《和平鸽》等。《玉兰黄鹏》等藏中国美术馆。1989年北京画院、北京市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于故宫举办于非闇画展。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都门养鸽记》、《都门艺兰记》、《都门钓鱼记》,出版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集》等。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众多文人墨客所赏识与效仿。于非闇46岁左右开始画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于非闇曾在题跋中写道:从五代两宋到陈老莲是我学习传统第一阶段,专学赵佶是第二阶段,自后就我栽花养鸟一些知识从事写生,兼汲取民间画法,但文人画之经营位置亦未尝忽视。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体会到生活是创作的 泉源,浓妆艳抹、淡妆素服以及一切表现技巧均以此出也。这是他对一生艺术里程的重要总结。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师古而不泥古,创两宋双勾技法之新,自成画派。于非闇的工笔双勾重彩花鸟画,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营养。一是从古代绘画遗产中汲取传统精华。上文便是对其这一特点的描述。二是于非闇注重从写生中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三是于非闇不时借鉴民间绘画中优秀的技法。比如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于非闇的创作构图打破陈规,用笔刚柔相济,着色求艳丽而不俗。在勾线用笔上则以书法入,表现出形象的气骨。于非闇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就笔法而言,他初以赵子固、陈老莲笔法为本,兼得圆硬尖瘦之趣,后以赵佶瘦金书笔法入画,笔道有了粗细、软硬、顿挫,波磔的变化,不仅书意大增,且使线条具有表现质感、体积感、空间感的丰富变化。在书法上,于非闇仍是以古为师,习宋徽宗赵佶独特的瘦金体书法,并且相当有造诣,是近代写瘦金体首屈一指的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