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895):于非闇《墨竹喜鹊》

标签:
于非闇墨竹喜鹊双鸠竹兰北京画院六十年华彩丹青一甲子 |
分类: 北京瞬间近当代书画 |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展览,看于非闇《墨竹喜鹊》等作品。
墨竹喜鹊
于非闇
113×63厘米
纸本设色,1954年
双鸠竹兰
于非闇
145×59厘米
纸本设色,1937年
于非闇,腊梅山禽图
纸本设色,一九四九年
纵九十三厘米,横四十八厘米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
中国美术馆网站资料:
于非闇(1889-1959年),满族,名照,曾用名非厂,闲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生于北京。自幼得家传习书画,并随民间画师画花鸟草虫。1913年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二小学、市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间,曾在古物陈列所工作,又接触到不少古画,开扩了眼界,提高了画艺。1949年后任北京市新国画研究会会员、常务理事及副会长。1954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第一、二、三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笔花鸟画,兼长瘦金书。作品有《玉兰黄鹏》、《丹柿图》、《牡丹》、《和平鸽》等。《玉兰黄鹏》等藏中国美术馆。1989年北京画院、北京市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于故宫举办于非闇画展。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都门养鸽记》、《都门艺兰记》、《都门钓鱼记》,出版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集》等。于非闇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众多文人墨客所赏识与效仿。于非闇46岁左右开始画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于非闇曾在题跋中写道:“从五代两宋到陈老莲是我学习传统第一阶段,专学赵佶是第二阶段,自后就我栽花养鸟一些知识从事写生,兼汲取民间画法,但文人画之经营位置亦未尝忽视。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体会到生活是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