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2017-06-10 21:53:15)
标签:

尼雅墓地

a·斯坦因

首都博物馆

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精绝国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出土的汉晋时期刺绣皮底矮靴等文物。

新华网引201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展示近20年考古成果透过文物看美好中华摘录:

一双汉晋时期的钩花皮鞋躺在展柜里,纺织文物修复专家王亚蓉对它太熟悉了。它出自1995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发掘的精绝贵族墓地,为一位男性所穿。果绿色的细绢包裹着靿靴,以彩色丝线交撚勾结的“山”字斜格花错落有致,靴底是整片的皮革,皮革还翻上来包裹着靴帮,结实耐用,又防寒防水,“皮底的里子和靿筒保证了它的实用,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但装饰部分既时尚又轻薄,难得一见。”

陕西省文物局网站资料:

尼雅遗址系20世纪初英国学者A·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遗址南面约20公里处是汉晋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一处典型的内陆沙漠绿洲型聚落遗址,周围分布着古城、佛教寺院、住居址、畜舍、田地、窑址、道路、果园、官署、墓地等各类遗迹,多数遗迹已被黄沙湮没或风蚀殆尽。1995年,中日合作尼雅遗址学术专察队对N2工区住居址、N5佛教寺院以及新发现的95MN1号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N2住居址位于尼雅遗址中部,由19处居室建筑组成大致呈圜状,排列有序。房屋内有功能各异的空间单元。清理出土木构件、佉卢文、毛织物、丝绸、铜饰件、料珠等文物。佛寺遗址位于N5聚落遗址所在台地的东部,呈“回”字形,中央方形基坛,四周为回廊。回廊东北隅倾圮的墙体中,出土了佛像、菩萨像壁画残片等。95MN1号墓地位于尼雅遗址西北部,共发掘15座墓。墓葬墓穴直接开挖在山丘之上,葬具为胡杨木制成,有三种类型。由于沙漠干燥的环境,保存下来较多华丽的织锦绮绢衣物、毛织衣装和生活用品。1995年尼雅遗址考古工作是20世纪尼雅考古中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它使近百年历史的尼雅考古学研究及丝绸之路南道汉晋考古学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将会有力地推动西域史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丝绸之路史的研究,为今后西域考古学研究建立一个标尺。

新疆文化网引2017年1月22日大河网记者带您打探—— 考古人脚下的“精绝古国”》(游晓鹏)摘录:

刘文锁《走进尼雅·精绝古国探秘》作者、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说,斯坦因猜测尼雅遗址正是精绝国故址,王国维根据斯坦因的考察报告和尼雅遗址中发现的汉代残简,发表论文《流沙坠简》,“在汉为精绝国地”,肯定了斯坦因的推断。而斯坦因在最后一次探险中,曾从编号N12的遗迹中获得4枚汉文木简,包括一枚“汉精绝王承书从”简,这是汉代公文的格式,它说明此时的精绝国属于汉西域都护府之下。新中国成立后,尼雅遗址陆续又有了一些发现。1990年,刘文锁第一次从民丰县前往尼雅遗址,队伍骑骆驼加徒步,用了三天才到达遗址中心,但几乎没时间考察就返程了。一年后,他作为中方骨干队员参加了“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乘坐沙漠汽车,只用半天就到了,这是他三次尼雅之行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他所在的小分队发现了19枚佉卢文简牍,这是1959年之后发现最多的一次,以后也再没有出现过,刘文锁至今回忆起来还满心激动:“到处都是沙丘,我们走着走着迷路了,天蒙蒙黑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民宅废墟,里面有个残破的红色陶罐,竟然堆着一批简牍。原本还担心找不到大部队,一发现这个,兴奋得什么都不在乎了!”通过历代学者对简牍的破译,精绝古国的大致面貌也被今人知悉。这是一个佛教盛行、曾经实行奴隶制度的国家,包括被楼兰吞并期内,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初至西晋王朝末期的4世纪初。《鬼吹灯》小说中,精绝是个女王支配下的强大国家,史实却非如此。“精绝国并非黩武之国,倒是时常受到周边国家威胁。”刘文锁说,精绝实行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不大可能存在女王,倒是西南方向一度对精绝国构成极大威胁的SU-PIS人可能有女王。刘文锁倾向于认为SUPIS就是史籍中的苏毗国,这是一个母系氏族国家,社会形态虽然原始,但打起仗来非常凶猛,在精绝人的眼中,他们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可怕的敌人。有人据此认为,精绝国的消失就是“SUPIS”人造成的。不过,考古学者通过对遗址的探查发现,这里并不像因为战争的破坏而被遗弃,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就像主人突然消失了一样,仍然平静地待在那里。佛塔西北3公里多的一座房间内,斯坦因曾发现了115件佉卢文木简,它们多属法律文书,有些则是契约,这里因此被推测很可能是一处官署,所以会保存这些重要的东西,但奇怪的是,这座官署在公元4世纪的某个时刻连同尼雅遗址的多数建筑一样突然被废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主人仓促离开,其他部族的威胁还是河流突然改道造成绿洲消失?这已成了历史谜团。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刺绣皮底矮靴

汉晋(206-4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首都博物馆网站截图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汉字动物纹织锦枕套

汉晋(206-4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项珠串饰

汉晋(206-4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动物纹织锦栉袋

汉晋(206-42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墓地出土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北京瞬间(1826):和田尼雅汉晋文物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国务院网站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220年)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秦统一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在连接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又向东、西两段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有名的万里长城。秦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农民战争的爆发和秦王朝的灭亡。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加强了思想统治;通过对匈奴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拓通,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西汉末年,由于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战争爆发,西汉终于走向了灭亡。

东汉初期的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位得到巩固。220年,曹丕称帝建魏;221年,刘备称帝建蜀;222年,孙权称王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了蜀。

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终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

383年,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和东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了胜利,不久,前秦瓦解,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