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821):里耶古城秦简

标签:
里耶古城秦简首都博物馆战国秦汉学术史历史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秦简。
秦简因保存条件苛刻,很少看到原件。
里耶秦简量大涉及面广,想来应当记载有很多重要的史料,或有趣鲜活的故事。但至少从宣传报道上看,研究成果远比清华简少。
2002年7月15日北京晨报报道:
寄往洞庭的邮书、2200年前的乘法口诀表、军粮的月消耗量……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最近出土的2万枚秦简,以文字的形式将秦王朝的历史生动地“复活”了!“这是一套极为重要的百科全书般的日志式实录。发现年代这么早、数量这么多、内容这么重要的简牍,在中国尚属首次。它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涵着巨大的学术价值。”今天上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向新华社记者披露了这一发现。自6月4日里耶古城出土第一枚竹简,里耶秦简就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上个世纪,中国出土的秦简总数不到2000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激动地说,从春秋到西汉时期的简牍一次出土2万余枚,这还是第一次。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其创始者秦始皇在位期间,大兴“焚书坑儒”,许多珍贵的典籍和文献被焚毁。在正史中,对秦朝行政制度的记载寥寥数语,社会生活的记载更是不足千字。有关秦人、秦国、秦朝的记载大多数是后人的追忆。据介绍,里耶古城出土的2万枚简牍有20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提到的地名有迁陵、洞庭(郡)、临沅、弋阳、酉阳、沅陵、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司空、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腾”。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认为,里耶秦简的出土,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还为了解秦代社会历史提供了比以前广阔得多的全景式的思维空间。同时,它也将极大地改写和填补《史记》、《汉书》中有关秦朝历史的大片空白,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
秦简
秦(前221-前206年)
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国务院网站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公元前475年-220年)》: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秦统一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在连接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又向东、西两段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有名的万里长城。秦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农民战争的爆发和秦王朝的灭亡。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加强了思想统治;通过对匈奴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拓通,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西汉末年,由于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战争爆发,西汉终于走向了灭亡。
东汉初期的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