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2017-06-13 18:13:05)
标签:

五代吴越国

鎏金银阿育王塔

雷峰塔

首都博物馆

浙江省杭州市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首都博物馆“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看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2017年5月9日北京日报《360余文物展现美·好·中华报道了这次展览五个看点。摘录:

展览看点 2阿育王塔:曾藏身雷峰塔地宫

随着白蛇传的广为传播,西湖畔的雷峰塔也声名远扬。2001年3月11日,全国各地媒体蜂拥而至杭州,他们将镜头对准雷峰塔,这里的地宫要发掘。参加过当年报道的一位记者回忆,当时住在附近的一位老者泼冷水:“塔里什么都没有,塔倒的时候,白娘娘也走了。”结果大反转了,经过18个小时的发掘,考古人员从地宫中取出了数十件珍贵文物。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盛放金棺的纯银阿育王塔重见天日。专家介绍,雷峰塔地宫发掘填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地宫内出土的文物等级高、制作精,代表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这件阿育王塔高约36厘米,底座边长约12厘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塔身方形,每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表现佛陀过去生为印度太子时,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尸毗王割肉贸鸽”表现了佛陀过去生为尸毗王,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快目王舍眼”表现持针刺眼的情节。佛陀过去生为快目王时,以眼施与盲婆罗门,并誓愿未来成佛时令此婆罗门得慧眼。“月光王施首”表现了乐善好施的月光王布施首级给劳度叉的情节。这件文物也被评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北京日报《360余文物展现美·好·中华》截图

看报道,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十二五”以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基本建设考古工作抢救保护了一大批重要文物遗存。但在1996年以后,再没有举办过全国性的考古成果展。此次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首都博物馆承办,汇集了19个省(市区)的49家考古所、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近400件藏品,其中绝大多数展品是1996年以来的考古新发现,更有许多藏品从未在收藏地以外的地点展览展示。关强特别介绍了三件代表文物。其中一件是2001年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阿育王塔。这件文物曾被评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雷峰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塔下并没有镇压着白娘子。但人们一直猜测,这个神秘的塔下埋藏着什么秘密。2001年发掘了雷峰塔遗址,塔基,在地宫内发现了五代吴越国王钱俶作的《华严经跋》残碑和盛放金棺的阿育王塔。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鎏金银阿育王塔

五代吴越国(907-978年

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京瞬间(1838):五代吴越国鎏金银阿育王塔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

国务院网站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

从907年后梁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封建经济得到继续发展。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北宋末,政治腐朽,防备空虚,金兵南下,结束了北宋的统治。

1127年,南宋的统治开始。南宋与金对峙,南北经济都有新的发展。北宋时,同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有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还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各民族政权间不断进行战争,同时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后被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统一了全国。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宋元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较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

看资料介绍:

从907年唐哀帝逊位,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