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2017-05-08 18:08:34)
标签:

草厂胡同

万宁寺

元大都

文化

历史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万宁寺位于东城区草厂胡同12号。

到现场看,草厂胡同12号似乎没有门,门牌号在小巷口,被遮雨布盖住一半。今天,万宁寺重要价值之一是其位置是研究元大都城市布局的参照物。

不远处还有同样始建于元朝的万宁桥。看来在金戈铁马的元朝,大家的期盼有一点是相同的:万宁。

万宁寺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元朝灭亡以后,万宁寺规模缩小,逐渐荒废。清乾隆年间《日下旧闻考》引述《析津日记》说: 今寺之前后皆兵民居之。从室而入,有穹碑二,尚存,长各二丈余。西一碑国书,不可读,东一碑,欧阳原功文,张起岩书,姚庆撰额,题曰:成宗钦明广孝皇帝作天寿万宁寺神御殿碑。其北列明碑四,一为冯祭酒梦祯文,一为焦太史文。

2014年3月14日搜狐读书网《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元明时期,什刹海一带的庙刹、道庵曾多达上百座,香火十分旺盛。据记载,元朝尊奉藏传佛教(即“密宗”)为国教,元大德九年(1305年),元成宗布尔罕皇后亲自主持修建了一座供奉密宗神明的藏传佛教寺庙——大天寿万宁寺,后改为元成宗的神殿,遗址在鼓楼(旧称齐政楼)偏东一带(现草厂胡同12号)。相传,该寺初建时布尔罕皇后对于端立在正殿中央秘密佛像感到不满,认为长相十分丑怪,传旨用手帕将佛像的头部蒙起来,不久后索性将其拆毁。泰定四年(1327年)皇帝敕令将万宁寺改为供奉已故成宗御容的神御殿,又称万寿殿。

2013年3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网站《请修复元大都的城市标志-万宁寺》(王彬)摘录:

在大都时代,万宁寺是重要的城市标志。

根据历史记载,大都的中心是中心台。方圆一亩,缭以围墙,是大都的中心点。中心台不在大都的中轴线上,而是在其偏西一点的位置,在今鼓楼的西侧。中心台的附近是鼓楼。但是,鼓楼在中心台的东侧,还是西侧,北京的史家有不同说法。一派意见认为在其西,今天的旧鼓楼大街的南端;另一派意见认为在其东,今天的鼓楼的位置,明代的鼓楼与元代鼓楼的位置是一致的。这就牵涉到万宁寺内中心阁的所在位置了。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说:“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中心阁的位置与今天鼓楼的位置大体相当。

中心阁是否是元代的鼓楼呢?不是,鼓楼当时叫齐政楼,中心阁则是万宁寺里面的重要建筑,是供奉元成宗的地方。《析津志》载:“原庙 行香 完者笃皇帝中心阁。 正月初八日。”每年的正月初八日到中心阁行香,祭祀完者笃皇帝。完者笃皇帝即元成宗蒙古语的称谓。这就是说,中心阁是成宗的神御殿。根据《元史》“祭祀志”与“泰定帝本纪”的记载,成宗的神御殿建于泰定四年(1327),额曰“广寿”,距离大都的建成时间——至元十三年(1276),已有五十一年了。易言之,在五十一年的时间里,在大都的南北中轴线上,其中部,并没有标志性建筑,五十一年后,才出现,即:中心阁。“阁”称中心的原因便在于此中心阁所在的位置,与现在鼓楼的位置,大体相当。这就是说,今之鼓楼的位置,在元代是中心阁,而不是其他。其西是中心台,再西才是鼓楼,位于今旧鼓楼大街南端。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草厂胡同12号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草厂胡同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北京瞬间(1712):草厂胡同元万宁寺

有关报道截图

数字东城网介绍,草厂胡同,钟楼东侧,呈南北走向,北端曲折多支叉。北起宝钞胡同,南止鼓楼东大街,东通宝钞胡同、草厂东巷,西有支巷通钟楼湾胡同、草厂北巷。全长214米,宽6米,沥青路面。草厂胡同,清朝属镶黄旗,称草厂,因此地为储草之所,故名。民国后沿称。1949年后称草厂胡同。现胡同内有草厂小学,余为居民住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