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746):寿比胡同明肃宁伯魏良卿府邸

标签:
魏良卿寿比胡同魏忠贤肃宁府朱由检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魏良卿府邸位于东城区寿比胡同7、9、11号。
到现场看,寿比胡同7号门口有“肃宁伯府”介绍牌,记载地址为7号,原建筑已无存。有的资料记载包括9、11号。考虑到当年魏忠贤的势力,后者概率大一些。
数字东城网记载,寿比胡同,鼓楼东大街南侧,呈东西走向。西端北折。东起交道口南大街,北止鼓楼东大街,南有支巷通菊儿胡同。全长360米,宽2米,沥青路面。寿比胡同,明代属昭回靖恭坊,西段称臭皮胡同,因此地有一熟皮作坊而得名;东段为肃宁府,明宦官魏忠贤侄肃宁伯魏良卿府邸在此。清代属镶黄旗,乾隆时东段称绥宁府,宣统时东段称肃宁府。民国36年(1947年)西段称寿比胡同,东段称肃宁府。1949年后东段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寿比胡同并入,改称交道口南头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大跃进路九条,后复称交道口南头条。1979年称寿比胡同。现胡同内均为居民住宅。
魏忠贤(1568—1627年)明代宦官。肃宁(今河北肃宁)人。万历时以赌博输光而自宫,易名李进忠入宫。因中官魏朝得识皇长孙乳媪客氏,深相勾结。光宗卒,皇长孙即位为熹宗,封客氏为奉圣夫人,李进忠也自惜薪司擢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复魏姓,赐名忠贤。魏忠贤得势后,先以大学士沈为外援,继而引私人魏广微入阁。朝中除东林党外的官僚派别,纷纷投靠其门下,形成阉党。天启三年(1623年)兼掌东厂事,东林党人杨涟首先发难,上疏劾其
魏良卿(?-1627年),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魏忠贤的侄子。早年在家务农。天启六年,封良卿肃宁伯。朝廷兴修三殿告成,晋宁国公,食禄如魏国公例。天启七年(1627年)会袁崇焕奏宁远捷,加太师。是年秋八月,崇祯帝即位。十一月,魏忠贤自杀,魏良卿说:“吾生长田舍,得负耒耜足矣,何知富贵?今曰称功,明日颂德,功德巍巍,自当封拜,吾不合为珰侄,遂以袍册加身,是称功颂德者,以富贵逼我,我何罪也!”(薛冈《天爵堂文集》卷十九《丑寅闻见志》,崇祯刻本。),十二月,斩首。
搜狐网引2011年9月7日北京青年报《前朝权贵奢华成往事》(陆原)摘录:
位于南锣鼓巷东侧的寿比胡同,有一条向东通往交道口南大街的分支,以前被称为肃宁府胡同。《燕都丛考》引述《天咫偶闻》说,“交道口西有巷曰肃宁府,明魏良卿封肃宁伯居此”。《明史》记载,魏良卿是魏忠贤的侄子,魏忠贤的老家就在河间府肃宁县。魏忠贤原本家贫无赖,因逃避赌债当了太监,得势以后将众多魏家亲属提升为高官显爵。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假借破获间谍有功,使侄子魏良卿受封为肃宁伯,并由皇帝赐予宅第,此后不满一年魏良卿又晋封为侯爵和公爵。魏忠贤被崇祯皇帝治罪悬首于河间府城门以后,魏良卿也在北京被斩首。
我在寻找寿比胡同入口的时候,幸好巧遇了一位正在胡同里巡查治安的志愿者杜大姐。与杜大姐聊天中得知,杜大姐的祖父杜保铭是北京南苑航空学校1914年第一批毕业的飞行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在寿比胡同买了一座四合院居住,现已61岁的杜大姐就出生在寿比胡同,她对这一带非常熟悉。杜大姐说南北走向的寿比胡同与向东分支的肃宁府胡同原本是相连的两条胡同,1965年被合并为交道口南头条,“文革”期间一度改称为大跃进路九条,“文革”之后又统称为寿比胡同。杜大姐告诉我,现在的寿比胡同向东分支的那一段胡同里,并排着7号、9号、11号三座古老的院落,那就是昔日的肃宁府。虽然三座院落全都被后建的小房子挤得狭窄杂乱,但是在檐角椽头到处都残留着斑驳黯淡的油漆彩画,揭示着旧日权贵风光不再的奢华。
寿比胡同7号
寿比胡同9号
寿比胡同11号
寿比胡同11号对面的6号是荣禄家祠
寿比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