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659):蓑衣胡同溥任故居

标签:
溥任蓑衣胡同载沣溥仪摄政王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溥任故居位于东城区蓑衣胡同2号。
胡同介绍牌上有溥任曾在蓑衣胡同2号居住的记载。
蓑衣胡同
爱新觉罗·溥任(1918-2015年),又名金友之。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年)之子,爱新觉罗·溥仪四弟。1947年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整理其父载沣《使德日记》等。
网易网引2015年4月14日北京晚报《晚清最显赫的王府》(贾英华)摘录:
早在八十年代初,经其二哥溥杰介绍—亲笔写信又打去电话,我兴冲冲骑着一辆自行车,从溥杰位于护国寺的寓所,径奔蓑衣胡同拜访溥任,欣然叩响那幢旧宅的院门。初次会面,是溥任亲手打开的院门,原来他已等候多时,他谦和地自我介绍,原名溥任,如今叫金友之。他戴着一付老花镜,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往往不错眼珠地瞧着对方,透出一种久已不多见的谦逊和诚恳。在相视而笑的一瞬间,我与溥任结下了数十年忘年之交。“任四爷”是街坊对溥任的亲切称呼。蓑衣胡同那幢古老的旧宅,实在无法与醇王府相提并论。虽然小院分为两进院落,院门的门楼却因多年失修,显得有些破旧简陋,甚至迈进院内便会看到荒芜的衰草。小院距平安大道不过几百米,离南边的紫禁城也仅隔一条街。从溥任家幽深的那条胡同口出来,往西用不了十几分钟,便可以步行至什刹海畔,不远处就是彰显昔日家族荣光的醇亲王府—如今的国家宗教事务局以及宋庆龄故居所在地。
1918年9月21日,溥任降生于什刹海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直方斋”。溥任比大哥溥仪整整小一轮,都属马。世人罕知,京城实际先后建有三座醇亲王府。第一座醇亲王府初建于咸丰年间,乃道光皇帝赐予溥任的祖父—醇亲王奕譞的府第,地点在西便门东侧的太平湖畔(即如今中央音乐学院所在地)—人称“南府”,
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育有三子七女。殊不知,载沣共有四子—长子即溥任大哥溥仪,二子是溥杰,第三子溥倛还未及成人,三岁便早夭于醇亲王府内。据说彼时载沣悲伤之极,过后许久谈起仍落泪不止。这虽在爱新觉罗宗谱中有明确记载,却鲜为世人所知。前几年,溥仪的二妹韫龢之女与皇族聚会时,席间有人询问起载沣是否有第三子时,皆不知其详,赶紧从广州打来电话向我询问此事。可见,此事连皇族近亲也未必全知晓。溥任与溥仪、溥杰系同父异母兄弟。溥仪和溥杰乃载沣嫡福晋瓜尔佳氏所生。也就是说,瓜尔佳氏生有两子三女,三女即长女韫瑛,次女韫龢,三女韫颖。而溥任则是侧福晋邓佳氏所生。邓佳氏,总共生有两子、四女,即三子溥倛、四子溥任,四个女儿即四女韫娴、五女韫馨、六女韫娱、七女韫欢。溥任的印象中,父亲载沣非常喜爱这十一个子女,甚至有些溺爱,时常把幼小的子女抱在怀里哄着玩儿。值得称道的是,载沣从没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歧视观念。他曾多次郑重地对长大成人的二女儿韫龢说过:“你明白吗?我对男孩儿和女孩儿一视同仁,对每个子女都是疼爱的。”
数字东城网记载,蓑衣胡同,地安门东大街北侧,呈东西走向,西端南折。东起南锣鼓巷,西止福祥胡同。全长295米,宽3米,沥青路面。蓑衣胡同,明代属昭回靖恭坊,称裟衣寺胡同,因胡同内有一裟衣寺而得名。清代属镶黄旗,沿称。清宣统时称蓑衣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辉煌街二条,后恢复原名。现胡同内有区房屋管理中心交道口分中心,余为居民住宅。
蓑衣胡同2号
蓑衣胡同13号
蓑衣胡同9号
蓑衣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