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2017-05-02 08:26:32)
标签:

北京大学

梅石碑

乾隆御制诗碑

未名湖

芙蓉石

分类: 北京瞬间西山和校园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有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燕园文物网站资料:

梅石碑为圆明园“茜院”中遗留的故物,原存于北阁,1992年移至此地并加须弥座。碑身不高,有缺角,造型独特,上有石雕庑殿顶,下有莲花碑座,碑身上所镌刻的文字经过岁月的洗磨后有些漫漶不清,碑面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诗文,还有明代画家孙木大和蓝瑛刻画的一株苍劲有力的苔梅和一块玲珑奇巧的怪石。明代画家孙木大突发奇想,在一块石碑上刻画了一株梅花,然后将石碑置放在芙蓉石旁边,梅石相映的胜景得以出现。此后,著名画家蓝瑛又刻石于碑上,奇梅怪石集于一碑,造就了著名的梅石碑。据史料记载,梅石碑上所刻画的石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奇石“芙蓉石”,又称“德寿石”。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弘历第一次南巡,发现了扑地断残的梅石碑和仍然矗立于杂草丛中的奇石,抚摸良久不愿离去,乾隆以为梅石碑上的梅花和怪石是蓝瑛所画,题诗一首,以寄感慨,随后派人运到北京。乾隆十七年,石碑运到,被安放在了圆明园的长春园的茜院内,被赐名“青莲朵”,由乾隆亲笔题于石上,成为茜院八景之一。

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发现梅石碑上的梅花不是蓝瑛所画,于是又题诗一首,并作文以纠正先前的错误,同时叫人重新复制了一块梅石碑,并把他所作的诗文镌刻于所复制的碑上。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又命人重新摹刻梅石碑一块,放在圆明园茜院门左的碑亭中,与“青莲朵”相依而立。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焚毁时,梅石碑和青莲朵却奇迹般保存下来,“青莲朵”于1915年前后于圆明园移至当时新建的中山公园内,但经过800余年的风雨沧桑后早已不是青莲形状。而茜院的梅石碑在燕大建校后移放于燕园。为避免梅石碑再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校方特意在碑顶做了石雕庑殿顶,并用铁护栏保护起来。1996年,在碑前的榆叶梅东侧,仿照青莲朵配置了三块太湖石小品。如此,奇梅怪石相映成趣的胜景得以再现。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梅石碑

乾隆御制诗碑石质,碑体呈长方体,横放,碑的四周和碑座都镌刻有精美的云龙图案,两面各镌有乾隆御笔题诗一首,字迹风化严重此碑为燕京大学在此兴建新校舍时从西校门附近挖出,应为畅春园遗物。从碑文内容推断,这两首诗都作于乾隆五十二年,是乾隆忆及四十年前畅春园旧事时写下的诗句。碑的一面是一首题名为《种松戏题》的七言律诗;另一面是一首题为《土墙一首》的五言古诗。内容无甚佳处,回忆四十年前旧事,细节生动,刻于石碑之上,用来怀念母亲,应是乾隆亲自所作,而且碑上行书圆润秀丽,是典型的乾隆笔法。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北京瞬间(1699):北京大学清梅石碑和乾隆御制诗碑

乾隆御制诗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