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855):清华大学闻亭和自清亭

标签:
闻一多朱自清闻亭自清亭清华大学 |
分类: 北京瞬间西山和校园 |
清华大学水木清华荷塘边有两个塑像、两个亭子,分别是闻一多雕像(1986年)、闻亭(老亭,1946年后命名为闻亭),朱自清雕像(1987年),自清亭(老亭,1978年命名为自清亭)。
清华大学网站资料:
闻亭位于大礼堂西侧的一座土山上,是一座古式六角亭。闻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七七事变后,清华园落入日寇之手,校园惨遭破坏,钟亭被毁,亭内大钟及亭下铜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同时也是我校校友和教授,他在《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的研究中均有相当的成就。抗日战争期间,他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1946在昆明被暗杀。抗战胜利后,学校北上复校,重建钟亭。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特将钟亭命名为闻亭。亭内匾额由闻一多先生1921年的同级同学集资建成,“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亭内大钟原悬挂于颐和园东大门对面,抗战胜利后移至此处。1986年清华师生在闻一多先生逝世40周年之际,修建了闻一多雕像,使闻亭景观益显庄严美观。
登山细看大钟,有“大明嘉靖三十六年九月吉日造”字样。
闻亭
闻亭明钟
从闻亭看自清亭
闻一多雕像
闻一多《楚辞解诂》手迹,国家典籍博物馆
1946年,闻一多为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郭良夫创作
《潘琰传》剧照影集封面题写“民主使徒”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海淀旅游网介绍,自清亭是1917年从现清华大学科学馆一带迁入的迤东亭。1978年4月,为纪念朱自清改名为自清亭,匾额为清华教授金德年书。荷塘边朱自清雕像建于1987年,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克庆作品。
自清亭
从自清亭看闻亭
朱自清雕像
朱自清蜡像,取材于《背影》,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自清《读近代诗钞》手迹,国家典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