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508):石灯胡同唐石蹬庵

标签:
石灯胡同石蹬庵心经黄汝亭石橙魔胡同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石蹬庵位于西城区石灯胡同10号。
石蹬庵始建于唐,有明确记载的建筑对了解城市格局变迁有很重要意义。
西城区文化遗产网资料:石灯胡同位于二龙路地区南部。呈“人”字形,东起承恩胡同,北连光彩胡同,南通温家街。全长175米,均宽4米。旧称石镫庵,因内原有石镫庵,故名。按古“镫”字又同“灯”,1911年后又改为石灯庵。1965年改称石灯胡同。庵今已不存。
到现场看,10、12号在一个凹进去的窄道里。12号有门牌,10号门前有粉笔写的10号。
2017年2月20日北京晚报《圆洪寺为金中都北城坐标》摘录:
在王恭厂附近的几条胡同里有许多寺庙,可以说一条胡同一座庙,而且胡同大都是因为寺庙而得名的。天仙胡同里有天仙庵,承恩胡同里有承恩寺,石灯胡同中有石蹬庵,个个历史悠久,天仙庵与承恩寺建于明代,石蹬庵则远在唐广德二年(764年)已建成。
新华网引2004年10月25日老北京网《从石橙魔胡同到石灯胡同的传说》:北京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众多,一些街巷也因曾经出土过珍贵文物而得名。西城区的石灯胡同就是一个例证。石灯胡同在民族文化宫南街路西。这条仅有20个门牌的小巷中,曾有一座建于元代的庙宇,名叫吉祥寺。明朝时,在重修这座破旧的小庙时,在地下挖出一个石磴(灯),石磴上刻有唐朝人书写的《心经》,这一出土文物,轰动一时并得到高度重视。石磴被供奉在庙堂中,吉祥寺被更名为石磴庵,当时朝廷的大臣、书法家黄汝亭还手书《石磴庵》三字,勒石悬于庙门外作为门额。这条小巷也被人称为“石橙魔胡同”。
石灯胡同10、12号
石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