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458):雪池胡同林徽因故居

标签:
雪池胡同林长民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林徽因故居位于西城区雪池胡同2号。
1921-1924年,旅英归来的林长民、林徽因父女在此居住。
在这里,梁思成和林徽因相识相知,1922年11月回到北京的徐志摩写下《雪池时代日记》。
到现场看,雪池胡同2号门前是窄窄的巷子,正对着墙。现在是养老院,有一些安静祥和的味道。
林长民(1876-1925年),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幼名则泽,字宗孟,自称苣苳、苣苳子、又号桂林一枝室主,晚年号双栝庐主人(卒後徐志摩有《哀双栝老人》)。印名三月司寇(曾任司法总长三月,故署),雅称时花美女(因擅书,时有此誉)。父孝恂字伯颖,前清翰林,历官浙江金华、孝丰、仁和、石门诸州县。有女林徽因。
2010年4月1日中国网《重访林徽因足迹北海快雪堂梁思成巧斗徐志摩》摘录:
1921年,林长民带着女儿林徽因回国,住在景山雪池胡同,这时她与梁思成相识了,梁思成与徐志摩相比,没有那么多浪漫的情感,但是他多才多艺、幽默风趣,这些都吸引着林徽因,他们渐渐相爱了。而此时,徐志摩的旧情复燃,对林徽因穷追不舍。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从英国回国,从家乡来到北京。1923 年,梁启超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非常恳切,告诫他万不可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建议徐志摩放弃。可是这时的徐志摩哪里听得进劝告,他给梁启超回了封信,他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2013年6月19日北京旅游网《雪池胡同,一夏清凉在冰窖》摘录:
从冰窖北行走到胡同尽头,一个不大的四合院安安静静地隐身于周围民居之间。从1921年到1924年,这里曾是林长民、林徽因父女的“雪池斋”。旅英归国的林家父女之所以选择在雪池胡同安家落户,原因之一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欧洲养成的夏季吃冷食的习惯,守着冰窖正方便。而从这条因冰得名的胡同里,走出林徽因这样一位冰雪女子,也成了一段佳话。虽然人面不知何处去,但看着这座院落,不经意间却想到一首歌——原来你也在这里。和北总布胡同里著名的“太太客厅”不同的是,雪池胡同2号记载了林徽因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那时在离胡同不远的培华女校上学的林徽因,就是在这里和梁思成定下了金石之盟。而这里也是徐志摩1922年归国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飞来的地方,如今仅余假山一座。想当年,兴致勃勃的徐志摩正待向林徽因求婚时,中堂悬挂的“长者有女年十八,游学欧洲高志行。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的诗却让大诗人吃了闭门羹,最终让这段凄美的爱情无疾而终。之后随着林长民官场失势客死他乡,“雪池斋”也终被废弃。解放后改为景山西街幼儿园,1998年又改为敬老院。
雪池胡同还因有皇家冰窖出名。
雪池胡同2号
雪池胡同2号
雪池胡同
有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徐志摩手稿,白郎宁夫人的情诗(国家典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