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378):朝阳门内大街清恒亲王府

标签:
恒亲王府爱新觉罗·胤祺雍正福夹道康熙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记载,恒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有的资料说,地址为朝阳门内北小街福夹道1号烧酒胡同,或朝阳门内烧酒胡同路北、如今的府府夹道1号。
到现场看,恒亲王府位于地址为朝阳门内大街55号的北京市新闻出版大厦的西面、一家酒店的东面,现在在新闻出版大厦院子之中。府门前无门牌号。换句话讲,按照烧酒胡同、福夹道1号这些线索去找,基本不可能找到。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
写几句“题外话”:看2005年的报道,说恒亲王府大修完工有望向社会开放。文物修复当然是好事,但启动之初要客观预告,不要为噱头去喧闹。如宣告一个完成时间,结果到时候完不成;或者宣告将向社会开放或“有望”向社会开放,结果没有开放;或者是拆除的时候说要异地复建,结果没有音信。等等。这样的案例有一批。可能确实在实施后有难以预计的因素,也很可能是想现在能有宣传点卖点就行,或很可能讲话时希望“政绩”达到某一高点,几年以后谁还记得来找我核实?
恒亲王爱新觉罗·胤祺
恒温亲王允祺,圣祖第五子。康熙三十五年,上征噶尔丹,命允祺领正黄旗大营。四十八年十月,封恒亲王。五十一年,赐银五千。五十八年,封子弘升为世子,班禄视贝子。雍正五年,坐事,削世子。十年闰五月,允祺薨,予谥。子弘晊,袭。乾隆四十年,薨,谥曰恪。子永皓,袭郡王。五十三年,薨,谥曰敬。弘升子永泽,袭贝子。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弘升既削世子,乾隆十九年卒,予贝勒品级,谥恭恪。
恒亲王府
恒亲王府修缮前内景(来源:东华流韵网站)
恒亲王府西墙
恒亲王府北墙
新浪网引2005年11月17日北京晚报《恒亲王府大修完工有望向社会开放》摘录:
恒亲王府位于朝阳门内烧酒胡同,原为康熙第五子允祺的王府。嘉庆时,允祺后人爵位递降至镇国公,无权再住王府,改迁他处,恒亲王府则改为淳亲王府。嘉庆皇帝将此府赐给第三子淳亲王绵恺。因为绵恺无嗣,就以道光帝第五子奕宗为绵恺的嗣子,并于1846年承袭淳亲王爵位,因此又被称做五爷府。后来淳亲王府家道败落,其子孙便将院落分割出售。民国时期,已无该王府记载。日本侵华时期,南院建起了一栋红砖二层小楼,后该院变成了大杂院。解放后,恒亲王府被56户居民占用,以致在全市普查登记中也被漏掉。
文物局将抢修“五爷府”
中新社北京(2004年)十月十四日电(记者吴庆才)
在一次城市开发和危旧房改造调查中,北京文物部门在一片民房中发现了曾被学术界认为早已荒废的五爷府建筑遗存。十四日,这座破败不堪的王府正式开工进行抢救性修缮,预计仅能修复和修缮清王朝辉煌时期这座王府面积的四分之一。“五爷府”即恒亲王府,坐落于北京朝阳门内烧酒胡同,原为康熙第五子允祺的王府。允祺后人前后五世六人为府中之主。嘉庆朝,允祺后人爵位递降至镇国公,无权再住王府,改迁他处。恒亲王府改称为惇亲王府。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年)以皇王子弈琮为嗣继袭惇亲王府,因而人称其府为五爷府。十四日,记者按照原址寻找“五爷府”,不料花了近一小时未果。原来一番城市改造过后,烧酒胡同已经消失了,昔日的胡同只留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中。几经周折,终于在一片拥挤的高楼中找到了“五爷府”,这座曾经辉煌的王府而今只能在城市的旮旯里苟延残喘,王朝的背影渐行渐远。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告诉记者,随着清王朝衰败王府败落了,后继者把房子卖了,直至修缮前,这里仍为居民长期占用,建筑损坏严重,急需抢修。二00三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投资一千五百余万元搬迁居民五十六户,由北京市文物局出资两百六十余万元进行全面修缮,修复面积达八百八十二平方米。目前北京尚存的王府多数毁坏严重,其用途也五花八门,或做医院,或做学校,或做私人住宅,或做办公用地,应有尽有。据悉,北京尚存府邸二十二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二座贝勒府,共有王府十九座。其中亲王府十五座,郡王府四座。保存比较好的有八座,仍然有点王府样子的有七座,残存的王府有四座。
最近看冯其利《寻找京城清王府》(文化艺术出版社),资料翔实,文风朴实,又没有穿越和戏说,是一个坐冷板凳的活,估计“市场”不是太好。又看冯其利的经历,更加佩服作为普通人的执着。结合以前发的博文,结合《寻找京城清王府》,围绕雍正登基相关人物整理一组资料。一是看现在已经消失或平淡存在之地,想以前的刀光剑影,二是向冯其利先生致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初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相遇于圆明园牡丹台。可参见《北京瞬间(27):圆明园镂月开云》。有资料分析,康熙下决心传位于雍正和这次看见乾隆有一点关联。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雍正即位前后腥风血雨,可参考:
康熙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1672-1734年)直郡王府《北京瞬间(1498):前半壁街康熙皇长子直郡王府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禔长子爱新觉罗·弘晳(1694—1742年)《北京瞬间(1546):唯一地处郊区的亲王府郑家庄理亲王府的位置》。
康熙皇次子、皇太子、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1674-1725年)《北京瞬间(1499):紫禁城清废太子胤礽禁所咸安宫》。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
爱新觉罗·胤礽第六子爱新觉罗·弘曣(1712—1750年)《北京瞬间(1543):新街口清辅国公弘曣宅邸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礽第七子爱新觉罗·弘晀(1713-1774年)《北京瞬间(1500):丰盛胡同清辅国公弘晀宅邸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礽第十子理郡王弘(日)(为)府《北京瞬间(766):北新桥三条明王承恩宅邸的位置》。理郡王府是在王承恩宅邸基础上修建。
爱新觉罗·胤礽第十二子爱新觉罗·弘晥(1724-1775年)《北京瞬间(1542):金融街清辅国公弘晥宅邸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礽之孙永璥府邸《北京瞬间(1501):兴华胡同清辅国公永璥宅邸的位置》。
康熙第三子爱新觉罗·胤祉(1677-1732年)诚亲王府《北京瞬间(1411):平安里西大街清诚亲王府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祉(1677-1732年)后人溥元宅第(元公第)《北京瞬间(1370):东四六条元公弟的位置》。
康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雍亲王府《北京瞬间(191):雍和宫》。胤禛即雍正皇帝。
康熙第五子爱新觉罗·胤祺
康熙第七子爱新觉罗·胤祐(1680-1730年)淳亲王府《北京瞬间(1250):东长安街淳亲王府(英国使馆)旧址》。
康熙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
康熙第九子爱新觉罗·胤禟(1683—1726年)贝子府《北京瞬间(1372):张自忠路清贝子胤禟府的位置》。
康熙第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1673-1741年)敦郡王府《北京瞬间(871):南官房胡同清敦郡王府》。
康熙帝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1753-1685年)履亲王府《北京瞬间(1474):民安街清履亲王胤祹府的位置》。胤祹由苏麻拉姑抚育,未参与夺嫡,得以长寿。
康熙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年)怡贤亲王府《北京瞬间(877):校尉胡同怡贤亲王府的位置》。胤祥卒后,舍宅为寺。第二任怡贤亲王建新王府,参见《北京瞬间(580):朝阳门内大清孚王府》。
康熙第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1688-1755年)恂郡王府《北京瞬间(1373):后半壁街清恂郡王府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禵第一子弘春泰郡王府《北京瞬间(1374):西直门南小街清泰郡王府的位置》。
康熙第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1693-1731年)愉郡王府《北京瞬间(802):柳荫街清涛贝勒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成为贝勒载涛府邸,故现文物名涛贝勒府。
爱新觉罗·胤禑后裔府邸《北京瞬间(1482):东四七条清辅国公载灿故居》。
康熙第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1697-1738年)果亲王府《北京瞬间(1412):平安里西大街清果亲王府的位置》。
爱新觉罗·胤礼后人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本雍正第六子,过继给爱新觉罗·胤礼)果郡王府《北京瞬间(1402):迁建的孟端胡同清果郡王府》。
康熙第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炜(1706-1755年)贝勒府《北京瞬间(873):王府仓胡同张申府故居的位置》。
康熙第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1711-1758)慎郡王府《北京瞬间(1411):平安里西大街清诚亲王府的位置》(慎郡王入住在诚亲王之后)。
康熙第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1711-1743年)贝勒府《北京瞬间(769):仓南胡同段祺瑞故居的位置》。雍正十年,胤祜谥曰“恭勤”,该府又称恭勤贝勒府。
康熙第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祁(1713-1785年)贝勒府《北京瞬间(1473):民安街清诚贝勒胤祁府的位置》。
支持雍正即位的两大功臣:
年羹尧《北京瞬间(578):上斜街清年羹尧故居》、《北京瞬间(1128):贴满封条的上斜街清年羹尧故居》和隆科多《北京瞬间(1375):畅春园隆科多禁所》。
皇亲:
康熙皇帝之兄、裕亲王始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1705年)裕亲王府《北京瞬间(1376):台基厂头条裕亲王府的位置》。其第三子宝泰袭裕亲王。雍正二年(1724年)因胤禩被夺爵。
肃亲王豪格第五子猛皒(1643-1674年)温郡王府《北京瞬间(1377):东长安街清温郡王府的位置》。其第三子延信为多罗贝勒。雍正五年(1678年)因胤禩被幽禁。
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长子杜度的第六子苏努(1648-1724年)贝勒宅邸《北京瞬间(1503):宣武门西大街清苏努贝勒宅邸的位置》。雍正二年(1724年)因胤禩革退贝勒,全家被派遣往山西右卫,当年十一月去世。第二年其子孙被黜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