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360):孔庙进士题名碑

标签:
进士题名碑孔庙雁塔题名元代题名碑国子监祭酒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进士题名碑是孔庙一大特色。
十年寒窗苦,能在这里留名是很大的荣誉。
最早的为三通元碑,非常珍贵。
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网站介绍,孔庙院内198座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进士题名始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韦肇及第,偶尔题名寺塔,于是后人相继仿效。孔庙院内题名碑是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后建立的。元代开科16次,明代又曾把元代的刻名磨去刻上本朝进士姓名,故元代题名碑已不多见,仅有的三座是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校长)吴苑掘地时发现的。明代77座,清代118座。著名人物有:明朝护卫北京城将领于谦、明末大将军袁崇焕、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禁烟首领林则徐等。其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代末科进士题名碑上还刻有“沈均儒”的名字。沈先生是著名的爱国人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还有一些事迹、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传奇人物,如刘墉(刘罗锅)、纪昀(纪晓岚)等,也均碑上有名。刘墉、山东诸城人,按其才华本应成为状元,但一般考官决定不了,必须皇帝御批。乾隆皇帝拿到刘墉试卷后,看其名字为“墉”,说
孔庙进士题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