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2016-12-15 12:42:46)
标签:

左安门

左安门值房

左安门角楼

左安门桥

辛丑条约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东城区(原崇文区)左安门是明清城墙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让天津来的火车直达正阳门,清政府不得不在左安门旁开了个城豁子,这是对北京城墙开的第一刀。20世纪30年代,左安门箭楼被先拆除

1953年,瓮城、城楼和箭楼城台被相继拆除,护城河被取直

和一些“门”一样,左安门通过左安门桥、左安门内大街等保留下来。

不一样的是:

这里有左安门值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北京城城墙遗存的一部分。

2016年,左安门角楼复建。

关于复建有很多争议。个人认为,拆了旧的“复建”新的不可取;如拆磁器口(可能的)曹雪芹故居,说要“复建”就不可取,况且似乎也没有复建。有的古迹已无,遵循适当条件少量复建是可以的。现在羞羞答答号称始建于唐(或宋元明)的寺庙祠堂,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是清代建的(要么记叙不详,要么美其名曰“清代修缮”)。不必过于进牛角尖,好像这样才是“专家”。

有两个南北向左安门桥,一在北跨南护城河,一在南跨南二环。东西向铁路线从空中高架而过。城门应是在跨护城河的桥之后。通过角楼,可以看出左安门和角楼位置关系。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跨南护城河左安门桥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跨南二环左安门桥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桥泵站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内大街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值房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值房、左安门桥和南护城河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角楼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左安门在明清城墙的位置
北京瞬间(1225):左安门

有关报道截图(来源:网络)

新华网引2012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争议:学者反对左安门等复建项目》摘录:

在中轴线文化完整性见解分歧下,已经消失的建筑能不能重建,更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2011年初,北京市宣布申遗之前,关于是否复建地安门就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辩,而社会声音更有责难:那将是假古董。今年5月去世的泰斗级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当时是支持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吴良镛都为早已被拆除的地安门设计了图样,而在文保界中,与罗哲文的地位等量齐观的谢辰生则明确反对。两股同等重要的力量和对交通的现实考虑使北京市最终放弃了复建的想法,不过,中轴线区域辅助建筑的复建则提上了日程,永定门瓮城和左安门的复建已经被列为东城区的保护项目规划蓝图中。“我只能把它看成一个文化景观,跟文物毫不沾边,对申遗起不到加分的作用。”吕舟说。在他看来,东城区目前进行的复建式保护与专家意见存在分歧,这与北京市迟迟不能确定申遗时间表也有一定联系。“申遗定了,就要划得很清楚,但是现在没有划定,就不好谈。”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明确反对东城区的几处复建,他是北京“名城委”专家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与郑孝燮、吴良镛、谢辰生、罗哲文等人同列“14人小组”,也就是说,北京的古都风貌何以重现,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学术见解和审美取向影响。在给东城区和西城区的意见书中,边兰春提出并不赞成永定门瓮城、左安门等复建项目,与东城区原副区长讨论时,他也当面表达反对意见。“那些辅助建筑能够传递的历史信息远远不够。”边兰春说,是否需要复建,取决于能不能通过物化加深人们的心理感受,也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2004年9月,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中轴线南端,这与王世仁的力推不无关系。早在2000年,他就联合一些学者给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写了《关于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书》。作为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前所长,王世仁也是“名城委”的专家成员之一,与反对大拆大建的学者相比,他似乎更受政府欢迎。2007年,王世仁被媒体爆出在南池子、东皇城根等旧城改造项目中,都是他大力主张拆除老居民区,然后由他的女婿和女儿来承担该项目的设计,赚取重建时的巨额设计费。王世仁虽然否认自己拿了这些钱,但还是被冠以“拆派”的恶名,而他所主张重建的永定门在新的学术评价中,也更多掺杂了道德谴责。

中国新闻网引2015年10月29日法制晚报《左安门角楼复建将完工 部分原址处于护城河河道内》摘录:

法制晚报讯(记者张颖川)记者近日获悉,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东南护城河标志性建筑左安门角楼的复建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未来,东城区将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景观。昨天下午,记者在东南二环护城河看到,左安门角楼基本完工,但仍被脚手架和绿色护网包围着,工人正在楼顶铺瓦片。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做收尾工作,预计年底前角楼就可正式亮相。届时,角楼将与左安门内路东侧的明城墙遗存左安门值班房遥相呼应历史上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紧邻外城七座城门之一的左安门,故又称左安门角楼。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外城整体拆除过程中,左安门角楼也于上世纪50年代前后不复存在。复建工程的重点,主要是确定角楼的原始位置和原始样貌。但由于角楼历史资料匮乏,只能由文物部门先期进行实地勘探。2011年的勘探中,文物部门在河岸附近发现了角楼的遗留砖体。依据清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1949年和1955年的地形平面图,同时参照了一位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仁龙上世纪20年代为角楼留下的一张照片,文物专家发现,在经过多年东南二环护城河改道后,部分角楼原址已处于现在的护城河河道之内最后经研究并确定复建方案,新的左安门角楼位置在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河道岸坡。复建于2014年初开始,工程占地面积约870平米,建筑面积约1160平米。同时,复建左安门角楼的样式以瑞典人留下的照片为模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