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2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2016-12-21 21:13:57)
标签:

王士祯

王士祯故居

西太平巷

康熙

程晋芳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王士祯故居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西太平巷5号。

王士祯诗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十七年(1678),入值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不久,因受王五案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眷念旧臣,特诏官复原职,因避雍正讳,改名士正。

王士祯住在琉璃厂边,在书中写道:“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西河沿,余惟琉璃厂间有之,而不多见。灯市初在灵佑宫,稍列书摊,自回禄后移于正阳门大街之南,则无书矣。”

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网站《宣南文化便览》(李金龙)记载,王士祯去世后,这里成为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副编撰程晋芳(鱼门)的寓所。寓中藤花是渔洋子植,咏者甚多。后著名书画家徐石雪在在此居住过。

到现场看,西太平巷在琉璃厂东街北面,确实是“巷”,走不了车。包括5号在内,这个区域似乎都“修缮”过,外观标准化了,没有特色。5号门前没有文物相关标识。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看物理学家王竹溪手迹,误将苏辙《白鹤观》作为王士祯作品,也是趣事。

北京瞬间(12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北京瞬间(12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北京瞬间(12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王竹溪手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山东省文化厅网站资料: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谥文简。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河南省布政使。士祯出生于河南官舍,祖父呼其小名为豫孙。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时读《诗经》。顺治七年(1650),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余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李攀龙)。然传其衣钵者不少。有《带经堂集》。 

王士祯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他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王士祯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祯的诗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散文、词也很出色。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 曾为蒲松龄评点《聊斋志异》并题诗共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当我朝开国之初,人皆厌明代王(世贞)、李(攀龙)之肤廓,钟(惺)、谭(元春)之纤仄,于是谈诗者竞尚宋元。既而宋诗质直,流为有韵之语录;元诗缛艳,流为对句之小词。于是士祯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风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评王渔洋的诗:“一鳞半爪,不是真龙”

王士祯于顺治十六年(1659),任扬州推官,“昼了公事,夜接词人”。 康熙四年(1665年),王士祯升任户部郎中,到京城为官。当时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为王士祯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神韵”说,开一代诗风。王士祯多才多艺,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文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王士祯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1678),受到康熙帝召见,转侍读,入值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王士祯遂选录自己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从此,王士祯平步青云,常常得到御赐字画,还多次参加重要宴饮。 后升礼部主事,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不久,因受王五案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帝眷念旧臣,特诏官复原职,因避雍正讳,改名士正。乾隆赐名士祯,谥文简。

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作诗4000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

2006年6月28日大众网《王士祯:俸钱之入尽以买书》(常诚徐泳)摘录:

康熙四年(1665年),王士祯升任户部郎中,到京城为官。当时的京城才人墨客云集,为王士祯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神韵”说,开一代诗风。王士祯多才多艺,有大量名篇传世,他写景的诗文尤其为人称道,所作小令中的“绿杨城郭是扬州”一句,被当时许多名画家作为画题入画。王士祯的才华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康熙皇帝称其“诗文兼优”,“博学善诗文”。康熙十七年(1678年)王士祯受到皇帝的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殊荣。王士祯遂选录自己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从此,王士祯平步青云,常常得到御赐字画,还多次参加重要宴饮。当时,王士祯诗名扬天下,官位也不断迁升,直至刑部尚书,成为清初文坛公认的盟主,一时间,诗坛新人、文坛后辈到京城求名师指点作品,往往首先拜见王士祯,如能得其一言片字褒奖,就会声名鹊起。蒲松龄是落拓不第的文人,《聊斋志异》也久不被世人认识,当蒲松龄找到王士祯时,王士祯“加评骘而还之”,还赠诗蒲松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为了让《聊斋志异》出版,王士祯在该书上大书“王阮亭鉴定”,使得各家书坊争相求索书稿,刊刻《聊斋志异》“以为荣”。当时的名流称赞此事:“国家文治轶千秋,扢雅扬风,巨公踵出,而一代正宗必以新城王公称首。”

明代的北京书铺及流动书摊,在大明门左右,以及考场、灯市、城隍庙的一些地方。到了清代初年,类似这种“市”改在了现在宣武门下斜街的慈仁寺。慈仁寺是明成化年间“周太后”为她一个出家弟弟吉祥建的寺院,庙很大,兴盛时有几百个和尚,几百顷庄田。清初有些文人学士常在这里借居。庙里有两棵古松,相传为金、元时旧物,后来老树死了,又补种了新的,故又称“古双松寺”。附近原有辽金时所建的报国寺,改建为慈仁寺后,当地人仍叫报国寺,故又并称“报国慈仁寺”。民国年间夏仁虎所作的《旧京琐记》中讲到:“旧日汉官,非大臣有赐第或值枢廷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门外;土著富室,则多在崇文门外,故有东富西贵之说。士流题咏,率署‘宣南',以此也。”汉官大多住在宣武门外,有些就住在琉璃厂一带,王士祯当时就住在琉璃厂火神庙西夹道,院子里有一棵藤萝,花开满架,招客吟诗,并有《古藤诗思图卷》,惹得好多诗人题咏。王士祯曾在慈仁寺购得徐一夔《始丰稿文》、孙应鳌《淮海易谈》、虔州刊本《陶隐居集》、桂林刊本《二曹诗集》、金陵旧刻《樊川集》、琅琊《王若之集》、霍文敏《韬文集》及文俶写生花鸟画册等,这些都让他喜不自禁。在他的《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等书中常常记录他在慈仁寺购书的情况,如:“己亥(顺治十六年)于慈仁寺市见‘客氏拜'三字名刺,朱克生以三钱得之,赋《客氏行》。”尽管官务繁忙,王士祯逛书摊的兴致仍然很高,而且很有规律。他在《香祖笔记》中说:“每月朔望及下浣五日,百货集慈仁寺,书摊只五六,往时间有秘本,二十年来绝无之。”王士祯住在琉璃厂边,对书肆书摊的增减变化了然于心,他在书中写道:“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西河沿,余惟琉璃厂间有之,而不多见。灯市初在灵佑宫,稍列书摊,自回禄后移于正阳门大街之南,则无书矣。”王士祯爱书近于痴迷,他在《居易录》中写道:“官都二十余载,俸钱之入,尽以买书。尝冬日过慈仁寺市,见孔安国《尚书大传》,朱子《三礼经传通解》,荀悦、袁宏《汉纪》,欲购之。异日侵晨往索,已为他人所有。归来怊怅不可释,病卧旬日始起。古称书淫书癖,未知视予何如?自知玩物丧志,故是一病,不能改也。亦欲使我子孙知之。”在京城时,王士祯声名显赫,许多地位不高的文人雅士很难有机会见到他,而不用费力就能与他谋面的办法,就是去书肆。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写过这件事:“昔在京师,士人有数谒予而不获一见者,以告昆山徐尚书健庵,徐笑谓之曰:‘此易耳,但值每月三五于慈仁寺书摊候之,必相见矣。'如其言果然。”对此,《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有切身体会,他曾以这种办法拜见王士祯,归来后写有一诗咏此:“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似海门深。御车扫经皆多事,只向慈仁寺里寻。”诗后孔尚任作注云:“渔洋龙门高峻,不易见,每于慈仁庙寺购书,乃得一瞻颜色。”王士祯是慈仁寺的常客,书肆、书摊的商贩也了然于心,他们还常常打王士祯的名头来做生意。王士祯也了解这些事,他在书中写道:“庙市赁僧廊地粥故书,小肆皆曰摊也。又书贾欲昂其直,必曰‘此书经新城王先生鉴赏者。'”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西太平巷5号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西太平巷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琉璃厂东街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北京瞬间(11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有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注:承网友k75030-zhnr6指出5号是旧门牌号,现在的门牌号是20号。重去西太平巷,拍了20号的照片,再发了一次,表示对网友提示的感谢。)
北京瞬间(1260):西太平巷清王士祯故居

西太平巷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