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卿故居位于清华大学照澜院8号。
照澜院住户表记载,黄子卿是8号第二批住户(1925-1937年)之一。
照澜院7、8号为一幢建筑,8号在南。
清华大学新闻网站以《中国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为题介绍黄子卿。
黄子卿还是清华北院早期住户之一(住14号,现已不存)。清华大学网《北院幽深》记载:北院住宅区,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迤北,是清华创建时首批开工建造的高标准教员住宅。它由墨菲(H. K. Murphy)等美国建筑师设计,与清华学堂、一、二、三院、同方部同期兴建,1909年开工,1911年竣工。北院的8栋住宅与1座会所呈“7”形分布,为单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建筑面积3484平方米。每栋住宅有房间5个以上,客厅宽敞明亮,南向朝阳为整面玻璃窗,与向外延伸的廊窗相连,室内卫生设备齐全。后院附建家务侍服人员用房。随着清华改办大学以及民族教育独立进程的推进,中国教员逐渐成为清华师资的主要力量,北院也随之成为一批著名学者的居所,梁启超、叶企孙、萨本栋、陈岱孙、施嘉炀、蒋廷黻、王文显、陈福田、叶公超、浦江清、朱自清、黄子卿等30余位知名学者与教授相继成为这里的主人,北院幽深的文人意境缘此而生。
中国科学院网站资料:
黄子卿(1900—1982年)物理化学家 1900年1月2日生于广东梅县。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理学士学位,1925年获康奈尔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35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7月23日逝世。 曾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在溶液理论和热力学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1938年所发表的论文“水的三相点温度”,其测定数值(0.00980℃)被国际温标会议采纳,定为国际温度标准之一,本人因此而被选入美国的《世界名人录》。1956年编著出版的《物理化学》是第一部高水平的中文物理化学教科书。




照澜院8号


有关报道截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