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313):竹竿胡同蒋兆和故居的位置

标签:
蒋兆和竹杆胡同蒋兆和故居流民图大方家胡同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蒋兆和故居位于东城区竹杆胡同113号(老门牌号竹竿巷甲34号)。
看介绍说大致位置应为现在的北竹杆胡同8号楼占地的一部分。北竹杆胡同已是高楼林立。唯一坚守的,是北竹竿胡同38号俞平伯故居,参见《北京瞬间(611):北竹竿胡同俞平伯故居》。
蒋兆和曾经任教的大方家胡同15号画室离竹杆胡同很近。胡同路南尚有一些老房子,路北(单号)基本都是住宅楼了。
北竹杆胡同8号楼
北竹杆胡同
北竹杆胡同38号
大方家胡同
中央美术学院网站资料:
蒋兆和,1904-1986,画家,四川泸州人。自幼随父习文,并自学西画。1928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图案系,为图案系教员。1930-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素描教授,并参加临时青年爱国宣传队绘抗日宣传画。1935年至北平,次年返四川正式开始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1937年春返北平,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并举办个展。1937年后至1942年间,蒋兆和在沦陷区北平创作了《男儿当自强》、《甘露何时降》、《拜新年》、《囚徒》、《轰炸之后》、《卖子图》等一系列表现沦陷区人民生活困苦,期待光明的作品。从1942年至1943年蒋兆和历经一年完成《流民图》,1947年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为第四届顾问、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1987年在深圳、北京两地与夫人举办书画展。其代表作为《流民图》,出版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论文。
新华网引2008年1月3日北京晚报《蒋兆和寓所—竹杆胡同113号
竹杆胡同113号,旧时的门牌是竹竿巷甲34号,在胡同中段北侧,坐北朝南,现已被改造成为楼房居民区,其大致位置应为现在的北竹杆胡同8号楼占地的一部分。据房屋档案记载:竹竿巷甲34号,坐北朝南,由东、西两个小院组成;街门开在东院的东南角,为穿墙式小门楼,故西院为里院,东院为外院。外院是一个呈刀把形的三合小院,院子的南部是通向街门的狭窄过道;房屋集中在院子的北部,有北房4间,东房、南房各3间,西院墙有穿墙门与里院相通。1943年,著名画家蒋兆和在这个小院里完成了扛鼎之作—《流民图》。有评论说:“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诞生的《流民图》是蒋兆和的代表作,它融西画与中国画传统笔墨于一体,集大成地将中国水墨人物画技巧前所未有地推到了现实的面前,代表着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纪元。”“《流民图》,它走向了画家爱国精神的顶峰,走向了画家崇高艺术的顶峰,走向了画家人生的顶峰。”
蒋兆和192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30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35年接办李育灵在北平东城大方家胡同15号的画室招生授徒,1938年任北平私立京华美术学院教授,1947年被聘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后一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大理之花
蒋兆和,1962年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