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242):新鲜胡同和芳嘉园胡同清桂公府

标签:
桂公府净业庵新鲜胡同芳嘉园慈禧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清桂公府位于东城区芳嘉园胡同11号(南门),新鲜胡同40号、42号(北门)。新鲜胡同在芳嘉园胡同以北。
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
王世襄出生在桂公府,在这里生活了将近80年。
现在开放的部分用于餐饮。
北京市文物局网站资料:桂公府在明代时曾为方家园,园废改建为净业庵。清晚期将领胜保在净业庵旧址上盖此宅邸。后其因罪赐自尽,其宅抄没入官,转赐慈禧太后的弟弟承恩公桂祥,故人称此宅为桂公府。因桂祥的姐姐是慈禧太后,其女又是隆裕太后,一家两代均为宫中正位,故当时民间称桂公府为“凤凰巢”。当初,此宅规模很大,分为东、中、西三路,现
芳嘉园胡同11号桂公府
新鲜胡同40号桂公府
桂公府(图片来源:东华流韵网站)桂公府(图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网站)
中国网引2003年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桂公府晚清的凤凰窝》(李平)摘录:
所谓桂公,是慈禧太后的幼弟,名叫桂祥,其爵位是三等承恩公。那自然也是来自慈禧的恩泽。因为时为懿贵妃的慈禧生了咸丰皇帝惟一的儿子载淳,即是以后的同治皇帝,所以母以子贵,慈禧已去世的父亲惠征才被追封为三等承恩公,恩诏颁下,由慈禧的大弟弟照祥承袭爵位,照祥死后,再由慈禧幼弟桂祥承袭,因之被称作桂公。
桂祥长姐是太后,二姐是醇王福晋,是同治皇帝、光绪皇帝的亲舅舅,也是醇亲王的舅爷。桂祥自己生有三个女儿,大格格被指婚许配给“老五太爷”绵愉的长孙辅国公载泽;三格格被指婚嫁予孚郡王的嗣子贝勒载澍;二妞虽无姿色,也少威仪和福相,却因慈禧做主,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
不过实在因为桂祥的无足轻重,其女又是大清朝的皇后,所以对桂祥其人和这座皇后宅邸,没有存留下什么有意思的史料记载。只有《燕都丛考》在记述其地“又北曰方家胡同。再北曰小方家胡同”时,在注释中有所叙述。《析津日记》载:“东院之东,旧有方家园,园废建净业庵于其址。殿左庑,有镇阳林潮书许鲁斋先生演千字文。以万历十一年八月刻石,嵌于壁”。这是方家园在明末的情况。至清晚期,《顺天府志》记载:“庵今废,林书亦无考。”《荃察予斋诗存·清孝定景皇后挽词注》:“后为承恩公桂祥女,即孝钦(慈禧太后)之侄。一门两世,正位中宫,都人荣之,称大方家园桂公府为凤凰窝。”。
东华流韵网站引北京晚报《京城胡同与“凤凰巢”》(王成刚)摘录:
民国时期,方家园改称芳嘉园,随着皇上被赶出了紫禁城,皇后妃嫔走进了历史,芳嘉园的“凤凰巢”自然也是风光不再、日渐颓败。前不久刚刚去逝的95岁文玩大家王世襄先生的父亲王继曾在芳嘉园购下王宅,即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王家买下的这个院子是个相当大的四进院落,后门已开到新鲜胡同。王世襄不仅出生在芳嘉园胡同,而且在这里生活了将近80年。王世襄曾自言“秋斗蟋蟀,冬怀鸣虫”,快乐的胡同生活,令他“皆乐之不疲”。据说,王家院子最热闹的日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1957年,王世襄听说黄苗子、郁风夫妇想搬家,但一时没找好地方,就立即将自己家的东厢房腾了出来,热情邀请他们搬来自己家住。后来,艺术家张光宇一家也被他请来,住进西厢房。那些日子,一院芳邻呼朋唤友,聂绀弩、启功、叶浅予、沈从文、黄永玉等,都成了这个院儿的常客。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等享誉世界的书籍均是他在芳嘉园胡同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