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062):元朝西四北头条至西四北八条格局为何能保留?

(2016-10-26 08:10:00)
标签:

西四北头条

规划

元大都

历史文化保护区

杂谈

分类: 北京瞬间思考

写一组关于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的博文。

西城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平安里西大街,西起赵登禹路,东至西四北大街,八条东西向胡同平行整齐排列。在元、明时属鸣玉坊,清代为正红旗地界。原来八条胡同各有名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按自南至北的顺序改名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

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元大都兴建时全城有统一、严格的规划,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正是按严格规划建设起来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是反映元大都建城规划的难得的历史遗存。这一地区是第一批确立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

北京市规划委等单位编写的《胡同四合院》(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介绍,保护区总用地面积32.19公顷,具有文物保护价值或相应历史文化价值的占总建筑量10%,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传统建筑38%,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19%,与传统风貌不协调33%。

北京瞬间(1062):元朝西四北头条至西四北八条格局为何能保留?

大元三都

遗憾的是,从头条到八条,可以上溯到人的,最早是明朝。不过周边有几个与元、金相关的文物:西四十字路口元大都下水道遗存,见《北京瞬间(537):西四》;妙应寺白塔,见《北京瞬间(174):元代妙应寺白塔》;始建于金代的关帝庙,见《寻访三国(43);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关帝庙》;万松老人塔,见《北京瞬间(558):西四南大街万松老人塔》。

北京瞬间(1062):元朝西四北头条至西四北八条格局为何能保留?

妙应寺白塔

城市的格局有时比单一建筑更重要。多年以后的人们要了解我们今天对交通的焦虑,必须了解今天城市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区应多一些、范围更大一些才好。不过,必须考虑到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的对空间的需求,不能为了保护什么也不能动。这是争论多年的悖论。我感觉各方都有道理。

北京瞬间(1062):元朝西四北头条至西四北八条格局为何能保留?

在西四生活的人

北京瞬间(1062):元朝西四北头条至西四北八条格局为何能保留?

西四地铁

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元代的城市布局为什么能保留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它能满足明、清、民国和现在人的需求,所以不需要后人对原来格局伤筋动骨。我们能不能考虑现在的规划能满足未来1000年,或者500年的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