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046):福绥境大楼

标签:
福绥境大楼社会主义大楼人民大会堂的剩料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楼最早有电梯的居民楼 |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
因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楼的拆除,让人想起福绥境大楼。2005年就启动了排险搬迁工程,现在楼还在吗?看资料介绍,福绥境大楼宏大、庄重,位于西城区白塔寺西北胡同群中,在任何角落都难窥全貌。
到现场看,似乎已经不住人了,楼还在。我试着拍了几组,始终不能如愿拍出全貌,更不用说拍出“Z”字形了。
福绥境大楼建于1958年,建成于1959年。原名叫“社会主义大楼”,用人民大会堂的剩料建设,楼高八层,面积2. 5万平方米,是北京最早有电梯的居民楼。大楼设有大食堂。当年入住大楼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据说大楼已经列入第一批《北京市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名录》,有望能够保留下来。
福绥境大楼(第一组)
福绥境大楼(第二组)
福绥境大楼
福绥境大楼
2005年2月23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被列为北京市第一重大火灾隐患的“福绥境大楼”,于二零零五年二月下旬正式启动排险搬迁工程,并决定由西城区房屋土地管理中心对福绥境大楼进行解危排险腾退工作,对房屋承租人实行“解危排险腾退货币补偿”安置。“福绥境大楼”为筒子楼设计,位于妙应寺白塔西北侧,建于1958年,原名叫“社会主义大楼”,大楼现共有常住居民364户。
2005年3月23日北京晨报《福绥境大楼不搞商业开发拆留尚无定论》报道:晨报讯(首席记者崔红)计划在下月搬迁完毕的福绥境大楼目前工作进展顺利,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已有60%的居民签订搬迁协议。西城区政府昨天说,大楼的拆留尚无定论,但该大楼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今年初,西城区政府出资4亿元启动“拔危楼工程”,包括福绥境大楼在内的22栋楼将于今年内进行排险拆迁,1000户居民将乔迁新居。福绥境大楼居民每建筑平方米可拿到8586元的区位价补偿款。目前,西城区共有341栋简易楼和木结构的中式楼,均已超过了使用年限,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隐患。这300多栋居民楼中住着4000多户居民。西城区建委负责人昨天说,今后若干年内西城区将通过加固、搬迁拆除等方式确保楼内居民生活安全。针对福绥境大楼的去留,西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尚未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还要等待市政府的相关规划出台。但由于福绥境大楼位于白塔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并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此外,大楼内原租用的5家社会单位因不存在安全隐患,没有腾退搬迁的计划。
有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福绥境大楼和白塔寺(图片来源:搜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