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1064):西四北二条明西帅府的位置

标签:
西四北二条永乐西帅府胡同明武宗江彬 |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
胡同介绍牌介绍:西四北二条明代称西帅府胡同。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曾于都城设东、西帅府,西帅府邸在此而得名。后沿用。1965年起改称西四北二条。
2008年4月2日中国网《阅读西四胡同古典年轮》摘录:
明代驻守北京的军队称为京军,驻守北方边关的军队称为边军。明正德六年,农民起义军逼近京城,京军抵挡不力,朝廷遂调边军增援。得胜返回途中,大同镇边将领江彬,受到明武宗赏识,被留在京城。明武宗酷爱军事,他自封镇国公,在今平安里太平仓胡同,建造了镇国府,并在府西边,即现西四北二条胡同内建立西宫厅,由江彬率领边军驻扎,又俗称西帅府。这条胡同被称为西帅府胡同。江彬投明武宗所好,怂恿他穷兵黩武,干了许多坏事。他自己也乘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明武宗死后,江彬被凌迟处死在西四牌楼刑场,从他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资料介绍,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平安里西大街,西起赵登禹路,东至西四北大街,八条东西向胡同平行整齐排列。在元、明时属鸣玉坊,清代为正红旗地界。原来八条胡同是各有名称的,1965年整顿地名时,按自南至北的顺序改名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这一地区是第一批确立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旧城历史精华地段的核心保护区。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而诞生的。元大都兴建时全城有统一、严格的规划,西四北头条至北八条正是按严格规划建设起来的,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是反映元大都建城规划的难得的历史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