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厚德东方
厚德东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773
  • 关注人气:3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2016-08-31 21:05:01)
标签:

辽南京城

燕角楼

受水河胡同

安东门

烂缦胡同

分类: 北京瞬间北京史

938年,契丹(辽)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辽南京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发展程度、繁华富庶居辽五京之首。而以南京为代表的燕云农耕区,不仅是契丹“番汉分治”的统治中心和贸易中心,也是契丹人汲取汉族文化,南下逐鹿中原的基地。

辽国五京包括: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府)、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

看看千年前辽南京城的格局:

南京城的城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200米,呈矩形。辽南京城基层行政区划袭唐幽州城制,分为坊或里,城内计有26坊,其中沿用唐幽州旧名的有厨宾、肃慎、棠阴、显忠、卢龙等坊。

城内共有8门:

东为安东、迎春,

西为显西、清晋,

南为开阳、丹凤,

北为通天、拱辰。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南京城

城内西南角修建宫城,又称大内,四面设门。

西门称显西门(与大城城门名称重复,并不是《辽史》记载有误,因为宫城修建在外城西南部,其西墙即外城西墙,共用一个城门),

东门称宣和门,

北门称子北门,

南门称南端门(又称启夏门)。南门两侧有小门,称左掖门(后改称万春门)和右掖门(后改称千秋门)。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南京城宫城

宫城中有元和、仁政等宫殿。又有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绪)二御容殿,还有供帝王游幸的球场、内果园和泛舟的湖泊。宫城内西南角建有清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

参见《北京瞬间(905):广安门内辽燕角楼故址碑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燕角楼故址碑

结合自己的走访和网易网引2009年8月6日北京青年报《行走北京,身边的辽代古城遗迹》(侯晓晨)提供的资料,记录辽南京城大致轮廓

一、莲花河的一段,很可能是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

1974年在甘石桥北的北京钢厂院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唐大中九年(855年)《涿州范阳县主簿兰陵肖公夫人侯氏墓志》,记述其墓“殡于幽州幽都县西三里仵原”,也就是在幽州城西边3里。北京钢厂东西长3.5里,侯氏墓志是在院内西南隅出土的,学者们据此推断,唐代幽州城西垣是在院内东侧,也就是在白云观西土城台至小红庙村一线上。辽南京城沿用唐幽州城的城墙,因此西垣位置不变。莲花河古称洗马沟,水源来自于莲花池。如此奇怪的走向,急转急折,很难是天然形成的,很可能经过人为修整。其实,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经过细致分析,得出了明确结论:莲花河在广外大街以南从北向南流的那一段,曾是辽南京城西垣的护城河。

二、辽南京城北垣位于今天的头发胡同

根据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学者们推测辽南京城的北垣,在今头发胡同、白云观西土城台之东西一线。经过精确的测量,又发现头发胡同的地势比周围凸起,很可能是旧城垣遗址。而头发胡同北边的受水河胡同,很可能就是辽南京城北垣外的护城河。据学者考证,唐幽州城和辽南京城北侧的护城河,当年就从这里流过。后来河道干涸,人称“臭水河”。再后来取谐音成为涭水河,1965年改名为受水河胡同。

参见《北京瞬间(984):辽南京城北垣》。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头发胡同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受水河胡同

三、烂缦胡同当为辽南京城东垣外的护城河

安东门正是辽南京城东垣北侧的城门。当初,学者们是怎样研究发现东垣的位置的呢?烂缦胡同发挥了重要作用。烂缦胡同形成于明朝,初名“烂面胡同”,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脏乱差。清末改称烂缦胡同,算是把地名雅化了。《光绪顺天府志》还记载:“烂面胡同亦称懒眠。”一条小胡同有这么多名,也算奇事一桩。不过,更奇的还在后面呢。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云:“京师二月淘沟,秽气触人,烂面胡同尤甚,深广各二丈,开时不通车马。此地在悯忠寺(悯忠寺就是现在的法源寺)东,唐碑称‘寺在燕城东南隅’,疑为幽州节度使城之故壕也。”赵吉士亲身感受过烂面胡同淘沟时臭气熏天的场面,结合唐碑记载,大胆判断这条胡同曾是护城河。既然护城河在烂缦胡同,那么很容易推断,辽南京城的东垣就在烂缦胡同以西的南北一线。斗转星移,千年逝去,辽南京城东垣的遗迹没找到什么,幸好留下了烂缦胡同,使我们可以确定东垣外护城河的位置,进而推导出东垣大概的位置。

参见《北京瞬间(557):辽安东门故址》。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安东门故址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烂缦胡同

四、辽南京城南垣在今白纸坊东西街一带

开阳门正对着拱辰门,现在的右安门内大街,正是当年开阳门至拱辰门大道的一部分。十字路口这一块的地名,叫“南樱桃园”。据说,清代就在右内大街北段西侧,有一片樱桃树林,人称“樱桃园”。清末分出了南、北樱桃园,形成街巷。民国时期,这里遍布坟头,杂草丛生,非常荒凉。1949年后才建起了职工宿舍。来来往往的人们,可曾注意到,自己与千年前的古城门擦肩而过了呢?1952年11月,在陶然亭迤西姚家井第一监狱前,出土了《大唐故信州刺使河东薛府君墓志之铭》十六字墓志盖,其方位虽无记载,但根据墓葬应在城外的原则推测,唐幽州城的南城垣,应在姚家井以北的东西一线,辽南京城的南垣与之相同。后来,北京南城和南郊陆续又出土了一些墓志,根据上面的方位记载,学者们做了综合分析,判断出辽南京城的南垣,在今白纸坊西街至东街一带。看来,辽南京城四面的城垣,并无遗迹可寻,只能根据文献判断出它们大概的位置。不过,城墙虽然不在,城内一些建筑物还保存了下来,现在仍能一睹真容。

五、公元979年8月1日,宋辽两军激战于高梁河畔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出兵太原,灭掉北汉政权后挥师东进,打算乘胜伐辽,收复幽燕地区。这一带的十六个州,在公元936年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宋军到达河北,渡过易水,打败了辽将耶律奚底、萧讨古,于旧历六月下旬,开到了辽南京城(今北京)。宋太宗亲自指挥攻城战役。辽军顽强抵抗,宋军强攻十几天也未能破城。此时,辽景宗正在北方狩猎,听说北宋大军已至,主张放弃幽燕,让辽军退守松亭关、古北口。辽将耶律休哥却主动请战,带援军解救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就在旧历的七月六日(979年8月1日),宋辽两军在高梁河一带展开殊死战斗。当时的高梁河,不像元明清时紧邻城墙,它离南京城的北墙还有好几里路,整日清寂无人。然而,刀光剑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宋军先与辽南府宰相耶律沙的军队接仗,宋军士气高昂,一举击溃敌军,乘胜追击。时近黄昏,耶律休哥突然率大军前来,宋军毫无准备,只得停止追击,在高梁河畔快速列阵。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率军从左、右翼合击宋军,耶律学古也率部从南京城北上参战。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败,死者万余人,鲜血染红了高梁河辽军追击宋军三十多里,宋太宗逃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才保住了性命。高梁河之战以北宋惨败收场,对古代北京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中原王朝无力收复幽燕地区,北京长期由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管辖,直到1368年明将徐达攻占元大都,汉族封建政权才再次统治北京。惊回首,前尘往事已千年。

参见《北京瞬间(724):宋辽高梁河之战的位置》。

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北京瞬间(1000):辽南京城的格局

高梁河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