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

(2016-08-01 07:27:10)
标签:

第一条带羽毛恐龙

中国鸟龙

原始中华龙鸟

中国地质博物馆

尾羽龙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展,看中国发现的第一条带羽毛恐龙。

现场文字介绍,过去人们认为区分鸟类和进步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主要标准为是否长着羽毛,而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地区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打破了这一标准,它们就是后来引起世界瞩目的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和“原始祖鸟”。这些恐龙都长着类似鸟类的羽毛结构。发现于辽西地区的另外一类长羽毛的兽脚类恐龙“尾羽鸟”实际也是一种原始的窃蛋恐龙。如今,大多数古生物学家已经达成共识,鸟类是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

展览现场“中华龙鸟”展品文字介绍:19968月,季强先生研究并命名了“中华龙鸟”化石,被国外学者认为“是自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以来,演化科学研究中最重大的事件。”中国地质博物馆在中国辽西相继发现、研究并命名的原始祖鸟、尾羽鸟和长城鸟,为国际古生物界做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中国鸟龙

时代:早白垩世,产地:辽宁凌源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原始中华龙鸟

时代:早白垩世,产地:辽宁北票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尾羽龙

时代:早白垩世,产地:辽宁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孔子鸟

时代:早白垩世,产地:辽宁凌源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

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北京瞬间(882):中国第一条带羽毛恐龙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展现场文字介绍

国土资源部网站引 2011421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华龙鸟飞进世博》摘录: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辽宁馆的镇馆之宝,中华龙鸟等10件十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是惹人眼球。在辽宁馆内举行的中国古生物化石精品展由国土资源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0件展出的古生物化石均为在辽宁省发现,很多标本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华龙鸟1995年的一天,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农民李荫芳,无意间挖掘出了包裹着这个奇特生物的岩石。第二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博士。季强一看到化石,立即被吸引住了,以博物馆的名义花费6000元收购下来。这个生物体态很小,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尾椎特别长,共有50多节尾椎骨,后肢长而粗壮,形似恐龙,季强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中华龙鸟的横空出世,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以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称赞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如今,中华鸟龙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古生物界对中华龙鸟的鉴定是它赋存于晚侏罗世地层的凝灰质粉砂岩中,距今已有1.24亿年,是世界上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龙鸟有正副模两个原始标本。中华龙鸟化石于1996年被发现后,正副模分别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分别收藏和研究。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会,时隔14年,中华龙鸟双胞胎兄弟首次在辽宁馆重逢。

光明网引199310日生活时报《中华龙鸟是鸟类祖先》摘录:

近来,有关鸟类祖先究竟是中华龙鸟还是德国始祖鸟的争议频频见诸报端,读者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一个科学问题:鸟类起源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博士,他坚持说“中华龙鸟是鸟类祖先”。

事情的起因源于前些时候的一些报道:因中华龙鸟的出现,鸟类始祖将重新确定,世界各国教科书中沿用了138年的德国始祖鸟是鸟类祖先的内容将因此而改变。接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几名专家发表声明:中华龙鸟不是鸟类祖先,并称一些媒体失实报道中提到的消息来源:美国召开的鸟类大会只是一次礼仪性的学术讨论会。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博士是中华龙鸟的研究和命名者,他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季强博士说,第一我想说说这次被有些媒体说成是礼仪性会议的性质问题。在耶鲁大学召开的这次会议,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倡导,由耶鲁大学匹宝迪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共同主办的一次学术讨论会。名称是:奥斯特隆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世界500多名恐龙专家、鸟类专家和古生物学家参加了会议。我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立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威冷·霍夫尔博士作为大会的两位特邀嘉宾出席了大会。中国参会某些代表的差旅费是由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出资,如果只是一次礼仪性的会议,而非重要的学术性会议,我想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关于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季强博士说,与耶鲁会议同时,“中国长羽毛恐龙与鸟类起源”专题展览在耶鲁大学匹宝迪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幕。212日晚,博物馆还隆重举行了名为“扬子之夜”的晚会,当晚约300多名科学家出席了晚会,并参观了由季强博士研究命名的中华龙鸟、尾羽鸟、原始祖鸟等珍稀化石。各国专家在观看了化石标本后几乎一致认为,这些化石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鸟系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国际科学界未能解决的鸟类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关于鸟类起源问题,国际上有三种不同的假说:(1)槽齿类起源假说;(2)鳄类姐妹群起源假说;(3)恐龙起源假说;在这次会议上,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L·马丁教授和我国少数专家以外,绝大多数与会专家都认为,季强等人研究并命名的中华龙鸟、尾羽鸟、原始祖鸟、长城鸟等化石的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解决了鸟类起源问题,它不仅使人们相信“鸟类是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事实,而且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恐龙并没有完全绝灭,现代的鸟类就是现生会飞翔的长羽毛的恐龙”的理论的正确性。在会上,蒙大拿州立大学M·H·希瓦茨尔博士还从形态、结构、功能和化学成份等方面证明中华龙鸟身上发育的‘毛发状结构’确为原始羽毛,而非少数人所称的‘毛发’。

第三,关于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的问题。季强博士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两点论,非黑既白,即:不是鸟就是龙;而我则认为,中华龙鸟具有一种似龙似鸟的过渡性质。我命名中华龙鸟的三条理由是:1、中华———代表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2、体现了我的认识:介于龙与鸟之间的过渡性生物;3、表明了我的学术观点:支持鸟是由龙变来的假说。由于中国辽西长羽毛恐龙化石的发现将恐龙与鸟类的关系拉得愈来愈紧密,以致于使人们对于鸟类的定义的认识变得愈来愈模糊,因此我认为龙鸟一家。

第四,关于中华龙鸟与德国始祖鸟谁的时间更早的问题。对于中华龙鸟年龄的确定,我们的依据是:1、同位素测年方法: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的结论是147亿年,还有一些单位测得的结果是153亿年,我们采用比较保守的结论,147亿年;而德国始祖鸟公认的时间是145亿年。2、与中华龙鸟在同一层位产出的长尾翼龙,以及一些科、属级昆虫化石都证明了中华龙鸟的存在时间是晚侏罗世。3、我们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从演化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中华龙鸟出现的时间也应比始祖鸟要早。

第五,关于中华龙鸟与和它同一地区发现的孔子鸟等鸟类化石共生的问题。季强博士说,有人说共生就意味着是堂兄弟的关系,就意味着是共同祖先的关系似乎有点偏颇,我举一个例子说明,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中可能有堂兄弟、也可能有祖父与孙子甚至四世、五世同堂的。即使中华龙鸟与孔子鸟共生,也只能代表实际的产出层位,并不代表演化中的首次出现。共生也不能否认中华龙鸟的鸟类祖先的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