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

(2016-07-22 19:50:16)
标签:

俞菊笙

百顺胡同

斌庆社

京剧科班

历史

分类: 北京瞬间故居纪念馆

 

俞菊笙故居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百顺胡同40号。

40号在胡同尽头凹进去的地方。同北京青年报记载一样,不起眼的小门,进去以后豁然开朗。尽管是大杂院,仍然可以看出当年的模样。

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百顺胡同40号

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

百顺胡同40号

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

从百顺胡同40号门口看百顺胡同

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北京瞬间(823):百顺胡同俞菊笙故居百顺胡同

中国网介绍:

俞派为清末武生三大流派之首,系俞菊笙1839-1914年)所创立,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念、做和武打方面,以剽悍迅猛的风格著称。俞菊笙的戏路极宽,长靠戏、短打戏均所擅长,并拥有一批神怪戏的剧目,刻画雄壮、粗犷、强恒、暴烈的人物形象,扮演各类神仙魔怪都十分生动。他首创武生勾脸的演法,以表现介乎生、净两行当之间的角色。他因曾习武旦,乃有于武生戏中引用武旦打出手技艺的创造,均系前人所未有。俞菊笙武技精熟,台风威猛剽悍,开打勇猛,身手极快,使观众目不暇接。他身高力大,一出台即有先声夺人之势,所用兵器也往往加大、加长,如《艳阳楼》高登所用之大刀和《挑华车》高宠所用之大铲头枪,均为俞派所特有。俞菊笙的声音宏亮,不擅唱而擅念白,因幼时曾拜张二奎为师,故念白多从奎派,浑厚宏亮,极为生色,尤其在神怪戏中,每一口宣佛号时,能使舞台为之震响。俞派的剧目《铁笼山》、《金钱豹》、《艳阳楼》、《挑滑车》、《贾家楼》、《百草山》、《混元盒》等均富特色。第五子振庭能承家学,并吸收武术的技巧创造了新颖的武功表演,亦能勇猛精悍见长。弟子杨小楼、尚和玉都在继承俞派艺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各自成家。其中,杨小楼的变化、创新较多,尚和玉以继承、保留为主,各有弟子多人。因此俞派的风格流传极广,影响大于其他武生派系。

新华网引2011年7月14日北京青年报《寻访昔日培养生旦净丑的京剧科班》摘录:

百顺胡同在珠市口西大街的路北,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上世纪初,京城一家著名的京剧科班——斌庆社就坐落在这条胡同里,这是1917年由著名“俞派”武生俞振庭与果湘林合作,于俞菊笙故居院内创办的京剧科班。俞振庭是俞菊笙的儿子,俞菊笙去世后,俞振庭便居于此地。斌庆社在百顺胡同40号,为了寻找这家科班,我来到了百顺胡同。40号在胡同最深处,我一直走到了胡同的西口,在路南才觅得了40号的身影。40号有个小门脸,普普通通,貌不惊人。我走进院里,一下子愣住了。本以为这是一个小院子,没想到走进门里,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偌大的院子呈现在眼前。院内地势较低,而门道地势相对要高,所以站在院门口,整个小院一览无余,我的目光穿过过厅,可以看到后院那座建筑精美的民国小楼。我顺着院内的小路,来到后院,小楼真切地呈现眼前,精美绝伦的雕花护檐板还在,无声地向人们展示它曾经的妩媚。站在院中,我想象着当年学生在这个院里练功、学戏、排戏的情景。斌庆社子弟以“斌”、“庆”、“永”三字排名,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员。不仅如此,斌庆社还“广种薄收”,亦培养外来搭班的演员,当年李万春13岁来京就在这个科班搭班演出。像李万春这样的演员带艺搭班演出,他们不按科班之字排名。当年的搭班演员李万春、蓝月楼、耿长春就是用自己的艺名,由于他们精湛的演技,被人誉为“斌庆三春”。 斌庆班长期在大栅栏里的广德楼演出,赢得了不少观众。然而如同很多私人办班的科班一样,历时13年的斌庆社,最终还是因为经费无以为继而解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